第十章 大理段氏(1 / 2)

傍晚時分,就著斜陽晚照,李器趕到了大理城南門外。

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天福二年建國,比之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公元960年)還早了二十三年。大理段氏其先為武威郡人,始祖段儉魏,佐南詔大蒙國蒙氏為清平官,六傳至段思平,官通海節度使,丁酉年(公元937年)得國,稱太祖神聖文武帝。十四傳而到段正明,已曆一百五十餘年。保定帝段正明在位十一年,改元三,曰保定、建安、天佑,現在正當天佑年間,四境寧靜,國泰民安。

李器進了城,見大理城內人煙稠密,大街上青石平鋪,市肆繁華。大街上青年男女攜手同行,調情嬉笑,旁若無人,誰也不以為怪。李器前世本就早已習慣,所以也不以為異。逛了半個小時的街,在一家老字號店裏,飽吃了一頓地道的過橋米線,然後才問清通向大理皇宮所在的路,慢步行去。

過得幾條街道,李器眼前筆直一條大石路,大路盡頭聳立著無數黃瓦宮殿,夕陽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輝煌,令人目為之眩。李器來到一座牌坊之前,見牌坊上寫著四個大金字:“聖道廣慈”

走過牌坊,李器又見宮門上的匾額寫著“聖慈宮”三個金字,宮門前鐵甲守衛。心想:“這就是大理國的皇宮了,哥以前參觀過故宮,不知道這大理皇宮相比之下會是怎樣的情景?”隨後拿出五葉方丈所書拜貼向宮門處的太監說道:“在下李器,奉大理陸涼州身戒寺五葉方丈之命,前來有緊急書信遞呈保定帝段皇爺禦覽,煩請通報。”

那跑腿太監也甚有禮數接過拜貼,用他那太監獨有嗓門回道:“皇上和皇後已擺駕鎮南王府,請李先生先到客房用茶,小的先去凜報。”隨後又來另外一個太監把李器引至一間接待客房,還算雅致。請李器坐下後道:“請先用茶。”隨後就有宮女送上茶水點心供李器享用。李器不禁想道:“這段正明倒是一位仁君,對待江湖中人不擺皇帝的架子。”

在李器邊吃邊喝中過了二十多分鍾後,那跑腿太監趕回來,向李器恭敬道:“皇上有請李少俠前往鎮南王府相見,請。”李器起身點頭拱手道:“有勞。”隨那太監前往鎮南王府而去。

出牌坊後,折而向東,行了約莫兩裏路,來到一座大府第前。府門前兩麵大旗,旗上分別繡的是‘鎮南’、‘保國’兩字,府額上寫的是‘鎮南王府’。門口站滿了親兵衛士。李器隨太監進了府第,來到大廳。大廳中,有四位身形不動如山的高手分站兩旁,目不斜視。想來也是段正淳那四位家臣,褚萬裏、古篤誠、朱丹臣,傅思歸等人吧。太監讓李器在這大廳用茶稍等片刻,先往內堂通報。李器也無所謂,喝著侍仆送上的清茶,放眼看這大廳,隻見正中一塊橫匾,寫著‘邦國柱石’四個大字,下首署著‘丁卯禦筆’四個小字,楹柱中堂懸滿了字畫。

過了會隻見內堂走出一名太監,說道:“皇上有旨:著李器進見。”李器以武林規矩略為拱手後,隨太監穿長廊,過庭院,來到一座花廳之外。

那太監報道:“李器朝見皇上。”揭開了簾子。

剛進花廳,突得一人上前拉住李器手喜悅道:“哈哈,原來真是李兄你。”李器一看,原來是段譽這小子,但還是裝作詫異道:“咦,原來是段兄弟,沒想到段兄是大理皇族世子,失敬。”段譽嗬嗬直笑,拉著李器往正中坐著的三位男子介紹說道:“伯父,爹爹,高叔叔,這位便是我的救命恩人李器李兄,幸有李兄相救,譽兒才得以保住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