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器跟著青城派一幹人等走了十餘裏,來到都江堰的岷江碼頭,見青城派眾人陸續登上了一艘三桅三帆的大貨船,顯然這船是青城派早已定好的。
看來青城派的這些人想乘船順長江而下,然後轉入大運河到蘇州了。正好李器也想領略下萬裏長江的波瀾壯闊,所以大步上前向船上青城派眾人拱手說道:“敢問船上的各位可是青城派的好漢?,在下李器有事欲見司馬掌門。”聲音不大,卻清晰的傳到船上青城派一幹人的耳中。
船上的青城派眾人早之前就發現了李器這個非僧非道的男子在後尾隨,不知是哪方武林人士,有何企圖。但掌門司馬林又有嚴令,此次前往姑蘇慕容家,千裏尋仇,所以不想節外生枝,多生事端。可此時這男子以精湛內功傳話邀見,顯然是衝著青城派而來。
這時,船上青城派眾人移步船沿,一個穿白袍的三十歲的漢子上前兩步,對船下的李器拱手道:“不才正是司以林,添任青城派掌門,不知岸上的這位李兄約見,有何指教?”
李器道:“指教不敢當,隻不過想討個方便,搭下貴派順水船,僅此而已。”
司馬林聽得李器如此簡單的理由,自是疑心,暗自戒備。江湖詭變,不得不防。但還是禮數周全道:“既份屬武林同道,行個方便,也無不可,但不知李兄此行欲往何處?”
李器道:“姑蘇燕子塢。”
青城派眾人一聽,竟皆一驚,以為李器是姑蘇慕容的人,各出兵器戒備。司馬林語氣一下子冷冷說道:“原來閣下是姑蘇慕容的人。”
李器輕笑道:“司馬掌門誤會了,李某乃大理國陸涼身戒寺人氏,此次前往姑蘇燕子塢,是因少林玄悲大師在本寺被姑蘇慕容所害,需前往當麵對質,查清此事。”
司馬林等眾人一聽,均“哦”的一聲,大為驚訝,沒想到姑蘇慕容竟害了少林派的高僧玄悲大師,和少林派結下了仇怨。司馬林對門下眾人使個眼色,讓他們收了兵器,然後向李器道:“原來如此,多有誤會,李兄見諒。”
李器道:“哪裏,哪裏。司馬掌門有此疑心也是人之常情,最近江湖中多有高手死於自己的成名絕技之下,皆認定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姑蘇慕容所為,想來司馬掌門也因而才有此誤會。”
司馬林道:“李兄深明大義,佩服,佩服。既然如此,請李兄上船一敘。”
李器拱手道:“那就多有打擾了。”話落,拔地麵起,一個跨步而出,竟達兩丈有餘,身形一定,落在了船的甲板上。
青城派本身武功以擅長輕功和暗器聞名,但此時見李器卻輕鬆之極,有如平常走路跨步般就縱掠兩丈有餘,上得船來,忍不住齊喝了聲彩,大是叫好。
司馬林上前來道:“李兄好輕功,司馬林深感佩服。”李器拱手道:“哪裏,哪裏,適才失禮之處,還勿見怪。”
雙方一翻客套恭維的好話後,司馬林又向身側的三個副手作介紹,其中兩個老者是青城派的薑孟二位長老,還有一個滿臉麻子,年記比司馬林略大幾歲的漢子,叫諸保昆,是司馬林的師弟,李器不由的多看了這諸保昆幾眼。
諸保昆以為李器是看不起他的長相,心下頗為氣惱,孰不知李器多看他幾眼,並不是因他滿臉麻子,而是因為李器知道他是蓬萊派派來混入青城派偷藝的奸細。
貨物裝齊後,帆船起錨,船手發力,緩緩開動。眾人進船艙奉茶,雖然此次青城派盡出派中好手前往蘇州找慕容複報仇,但結交李器這麼個武功高強的盟友,畢竟也是多份助力。
帆船行不到半日,便由岷江駛入長江。李器站在船頭,迎風而立,放眼望去,長江浩浩蕩蕩,兩邊山巒起伏,其情其景,令人胸懷大暢。
如此這般行了二十日,帆船在江陰改道駛入大運河。順風順水之下,不用一日便到了蘇州城。下得船來,李器打算先在蘇州城好好看看,但司馬林等卻報仇心切,直去城外打聽慕容家參合莊所在,所以雙方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