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紅學校小學部有一千多人,初中部隻一百多人,學生全部是走讀生;小學部的老師教職工有六七十人,加上初中部的十來個,教職工隊伍還算可以,於是學校就在操場的一塊空地處搭了個棚子,美其名曰:“食堂”。棚子並不大,20來平米的樣子,除了放下幾口鍋灶,一次就隻能容下幾個人。一日三餐,早餐扣三塊一頓,午餐晚餐扣5塊一頓。每次吃飯時,老師們排隊等待著師傅打飯,然後去操場蹲著或去教室坐著吃。而老師們多數喜歡蹲在操場吃,這場景就像工地上的民工一樣。
早上吃的不是鹹粥就是幹炒粉絲,中午下午一般兩菜一湯。肉菜總是寥寥地分布在一大堆青菜裏麵,從不放辣椒,菜倒是不鹹較清淡,但這吃後用水一衝就幹淨的碗說明這菜是沒怎麼放油的。也許老師們大都是食肉動物,沒了那大口吃肉的爽快;很多老師是湖南四川一帶的,沒了辣椒叫他們如何吃得出味道來。於是來吃飯的老師越來越少,尤其到了周末,就變得鳳毛麟角,阿默大概是因為懶沒有自己開火及擔心小店食品的不衛生,是為數不多一直在學校食堂吃飯的人。
時間長了,阿默的腸胃就接受這些簡單清淡的食物,一遇大餐上的油膩,吃了隻會拉肚子。這不知是好是壞,總之瘦高個的阿默隻能欣然接受了。
(宿舍的生活)初中部的這棟教學樓裏,第四層用來做宿舍給教師住。最靠裏的一間宿舍是女宿舍,裏麵住了四位女老師。旁邊的一間宿舍是男宿舍,裏麵住了四位老師:來自湖南的默與徐,來自潮汕的崔,來自江西的楊。默是科學老師,徐是數學老師,崔是體育教師,楊是音樂老師。
除了教師辦公室,老師們主要時間花在了宿舍。宿舍是老房子,重新刷過的牆漆,兩張雙層的鐵架子床。一張二手沙發,一張破舊的辦公桌,一張不大的用於吃飯的茶幾,一台586的皮發黃帶些剝落的電腦,幾張學生用的椅子,一個2-3平米的陽台上一個鏽跡斑斑的煤氣灶及一些鍋碗瓢盆,就是這個宿舍的全部家當。
徐和崔比較講究吃,相當看不起學校食堂那些無味的食物,於是經常合夥在宿舍整吃的。徐喜歡吃辣椒,重油鹽;崔是客家人,喜歡吃清淡不辣的食物。楊總喜歡湊著吃點,阿默是個不喜歡占小便宜也無哥們義氣的人,很少和他們搭在一塊吃。
不需要上班的晚上和周末時光總是需要被打發的,書是看不進去的,你看身邊還有誰在看書呀,要麼去賺錢,要麼去吃喝玩樂,這是大眾的聲音,有幾個能夠違抗。
晚上的宿舍裏燈火通明,總是聚著一幫人,不是再搓麻就是在鬥地主。徐崔侯等老師都是煙鬼,在這賭桌上這煙啦是一根接一根,沒完沒了,加上這門窗幾乎是關死的,不一會整個宿舍就被籠罩在煙霧當中。阿默不喜賭博,不好打牌,幾乎從不旁觀,睡在上鋪,剛開始時,聽著嘩啦的麻將聲話語聲,聞著嗆鼻的煙味,還真睡不著,後來也慢慢習慣著數著數字睡著了。
有時心裏悶得慌,就在走廊上,打打拳,跳跳繩,做做俯臥撐,有時還要整把水果刀練練。模仿著各種各樣的打鬥場麵,將軍拳格鬥術等多少練些,以備不時之需吧。
室內吆五喝六,室外大汗淋漓,衝個涼後躺在席子上睡覺正好,管你麻將聲再大,管你煙霧再重,一點問題都無,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