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精忠報國(1 / 1)

北宋末年,在國家危難生死存亡的關頭,河南湯陰縣出了一個天生神勇的偉少年,他就是民族英雄嶽飛。

據說嶽飛在出生時,他的父親看見大鵬飛過屋頂,所以給他取名為嶽飛,字鵬舉。後來,嶽飛家鄉發生了大水災,父親因此喪命。嶽母帶著嶽飛寄身在王員外家裏,眼見朝廷君主昏庸,將帥無能,百姓深為憤慨。嶽母雖然是婦道人家,卻也是大義凜然,滿懷憂患之心。

宋徽宗政和四年,這一年嶽飛十一歲。雖然隻有十一歲,但嶽飛長得比一個大人還魁梧。嶽飛稟性忠厚老實,但少年總歸是少年,喜歡玩鬧。這一日,他幹完活後,與同伴玩耍,被母親看到。母親當即沉下臉,讓嶽飛回家。

嶽母是嚴母,平素對嶽飛管教很嚴。回家後,嶽母說道:“現在國家危難,你不能隻會胡鬧玩耍。孩子,你幼年喪父,長大後又遭逢亂世。現在我們寄人籬下,娘全部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沒想到你這麼不爭氣。有空閑時間就該好好念書,不要總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們的條件都比你好,你不應該跟他們比。你是窮人家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應該早當家。”

嶽母還沒說完,嶽飛已經跪了下來:“娘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娘,你教訓孩兒吧!”

嶽母說道:“娘也不能怪你,畢竟你年紀小,玩心重。孩子,你知道嗎?現在天下危機四伏,你將來一定要努力做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建功立業,救蒼生於水火之中。”

嶽飛沉聲道:“娘,你放心吧,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趕走覬覦大宋的敵人,揚我大宋神威。”

嶽母:“好,飛兒你要記住今天說的話。”

嶽飛:“娘,孩兒絕不敢忘記。”

嶽母:“娘也懂一些觀人之術,孩子你稟性穩重忠厚,相信你今天說的話不是一時衝動才說出,但你畢竟年少,難免一時孩子心性忘記了大誌。所以,娘今天就在你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你能將這四個字牢記在心,永遠不會忘記,永遠不辱沒大丈夫的氣節。”

嶽飛噙淚說道:“孩兒絕不敢忘記娘的教誨,娘,你刺吧!”

說完,嶽飛脫下上衣,露出結實寬闊的背部。嶽母拿出針,在蠟燭上燒紅,慈愛地說:“孩子,會有些疼,你要忍住。”

嶽飛:“娘,孩兒不怕痛,你隻管刺字吧!”

嶽母:“好,那娘刺了。”

嶽母拿著燒紅的針在嶽飛背上刺下去,燒紅的針遇到肌膚發出“哧”的一聲,嶽飛差點叫出來,趕緊咬緊牙關,硬生生忍住了。

嶽飛果然非常硬氣,“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完,都沒哼一聲,但額上已經是大汗淋漓。

嶽母收起針,為嶽飛在傷口上敷上藥,讚揚道:“孩子,你很有骨氣,娘相信你將來會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