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某種響聲……
喳、喳、喳……
像是小石子相撞的聲音,節拍很有規律,使人聯想起充滿朝氣的波爾卡舞曲。
我迷迷糊糊地聽到那個響聲。
“唔……唔……”
昏睡。
說到底就是那樣,昏迷不醒嗎?也不是。
眼睛睜不開呀,但還是在盡力睜開。
暈,除了暈還是暈。
一絲光線照射入眼簾,才稍微能找回存在的實感。
“兄長……兄長……”
呼喚……
來自某人的呼喚吧。
“呣……啊……”
“醒了嗎?”
“啊啊……”
給不出明確的回應。
頭昏腦漲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為何導致這樣?
我怎麼可能說得清。
“太好了……早安,兄長大人。”
“早安啊……朔夜……”
要從何說起呢?眼前這位是我的親妹妹——黑崎朔夜。
七年前,因為某些原因我的家人都死了喲。
隻剩下我和我的妹妹相依為命。
啊啊,忘了說了,我們兩個,可是魔術師喲。
說起來,從現在開始講的話,首先要做的,恐怕就是要區分魔術和魔法的概念了,所謂魔術說穿了也僅僅是通過一種不為常人所知的方法,把完成相應工作需要付出的代價用另外一種形式來替換,這種替換的方法就稱為——魔術回路,而替換的東西,自然就是來自於生命力演化而成的魔力了。因此,實際上魔術能夠做到的,人類通過科技方法也能做到。比如建起一座高樓,魔術師們可能隻需要在心中做好設計之後直接由魔術回路形成,所花時間隻有短短數十秒,而人類則需要數日乃至數年,這就是魔術的力量。而魔法,則是連魔術也無法做到,在每一個時代堪稱“神跡”的成就。比如幹涉時間,起死回生,這都是無論人類使用多少時間和資源都無法實現的東西,這也是魔術和魔法最主要的區別。當然了,魔術的曆史不可能很短,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在發展,過去人類無法完成的事情,現在能夠做到,那麼所謂的魔法也就隻能淪為魔術了,這也是從神話時代開始,魔法一直在衰落的原因。不管魔術和魔法的演變如何,相信有一條永遠也不會改變。那就是當科學發展到了極致,魔術和科學是終究要殊途同歸的。科學也好,魔術也好,都是探索世間真理,通往唯一根源的途徑而已。魔法和魔術的區別,直接引出了“根源”這一概念,但所謂的“根源”究竟是單純的概念還是精神、知識亦或是大徹大悟的境界,是空間位置或是時間位置?這些單憑現在我們來講,還是說不清。
抑止力也是較重要的概念之一。基本上來講,它是被動和消極的,甚至可以想象成慣性的一種。它是否存在、如何作用,都存在著爭議,就如研究物理定律一樣。抑止力是阻擋在魔術師和根源之渦之間強大的“牆”。
“魔術”其實按常理來說就是魔法,而“魔法”就是無法通過魔術實現的,超越了作為人的限製的存在,也就是“奇跡”了。
而奇跡的實現,從我的認知來說,就是——聖杯。
聖杯戰爭——追求無論何等願望都能立即實現的力量的聖杯。然而得到這一權力的,隻能是一組Master與Servant。因此結下契約,由七位魔術師,帶領著各自召喚的英靈,進行一次為了聖杯的所有權而爆發的戰鬥,最終活下來的勝利者將取得聖杯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