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有來生(深淺微涼)
1.記憶中童年的樣子,有快樂,更多的卻是痛苦
田小放,那個叫田小放的女孩,有著怎麼樣的童年呢?
每當那個叫田小放的女孩回憶起時,都隻是緊緊的抿著嘴笑,很冷很冷的笑,她已經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表情來形容了,如此的狼狽不堪,如此的顛肺流離。
有快樂,更多的卻是痛苦。那個叫田小放的女孩常常這樣想,想著想著就會難過了,很難過很難過,一個人狠狠的難過。
一歲的小放,才剛學會走路。六歲的楊駿,一放學便喜歡往小放家裏跑,張開小小的手臂守在小放身邊,將快要摔倒的小放穩穩抱住,或者跟在小放後麵,樂嗬嗬的看著小放依依呀呀的叫。
大概在那之前的幾年,小放家和楊駿家就隻有一牆之隔。
一個屋子裏裏住著幸福的三口之家,一個屋子裏裏住著溫暖的祖孫倆,鄰裏之間他們相處的非常融洽,因為小放的爸爸媽媽和楊駿的外婆一樣,是個溫和的人。
兩歲的小放,才剛學會吃糖。七歲的楊駿,就喜歡用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在放學路上的小店買各種口味的真知棒,興高采烈的跑到小放家。
這時,小放的大眼睛馬上就睜得雪亮雪亮的,楊俊便會淘氣的逗得小放滿屋搖搖晃晃的跑,追他手中的糖。
那時候,小放慢慢的開始要學會說話了,爸爸媽媽細心的教,楊駿也耐心的教。
很多年後,楊駿還會開心的回憶,說當初他始終清晰的記得小放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哥哥”,雖然說得不是很標準,很含糊的那種,但是他聽出來了,聽清楚了。頓時,楊駿高興的快要飛到了天上,笑得合不攏嘴,用很大的力氣抱起了小放,又蹦又跳的,而就在此時,小放卻機靈的一下子搶過了他手中的糖。
六歲的的小放,才剛學會拚音。十一歲的楊駿,就常常在中午或者下午的鈴聲響起後,用最快的速度奔到樓下小放的教室門口,等小放一起放學回家。
那時候,小放已經是個小學生了,常常穿很漂亮的裙子,梳很漂亮的辮子,拿著作業本往楊駿的家裏跑。
小放似乎總有那麼多不會做的題目,而在小放的印象中,楊駿就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總能為她很輕鬆的解答,並讓她深刻的聽懂。
七歲的小放,才剛學會係紅領巾。十二歲的楊駿,便在學校的乒乓球桌下找到了哭得稀裏嘩啦的她。
楊駿並沒有一開口就責問小放為什麼一下午都沒去上課,而是用心相印的紙巾,為她擦拭臉上幹的濕的淚水。那是小放很喜歡的一種紙香,淡淡的薰衣草味道,但此刻小放卻沒有任何欣喜的模樣。
其實,那是小放第一次聽見爸媽吵架,她害怕極了。小放懵懂的記著,電視劇裏的大人隻要這樣爭吵後,很快就會分手的。那如果他們不在一起了,小放怎麼辦呢,誰還會去管小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