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我們的激光武器是全世界最先進的(1 / 2)

薩特當年對於夏國人的坦克也是頗感不滿,後來仔細一琢磨,這才發現那次慘痛失敗跟裝備的關係不大,而是決策失誤造成的。

此刻聽到劉放的話,薩特不由尷尬道:“先生,我們已經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對於以前的事情,有了比較清楚的認知,不管今後會怎樣,我們絕對不會再抱怨我們的夏國朋友了。”

劉放笑著點點頭:“薩特先生,伊拉克戰敗的最大原因不是部隊的戰鬥力不行,也不是裝備太差,而是地形太過平坦,既沒有什麼遮攔,也沒有然的屏障可以利用。”

薩特對此不是太讚同:“我覺得還是武器裝備太差造成失敗的,如果我們擁有優良的武器裝備,誰來都不懼。”

劉放嗬嗬一笑,反問道:“你覺得阿富汗的武器裝備厲不厲害?句實話,他們的裝備跟你們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可是在麵對蘇聯的入侵時,阿富汗人打得怎麼樣?”

阿富汗被譽為“帝國的墳場”,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能從他們那裏討得好處,巔峰時期的蘇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時蘇聯的軍力達到了巔峰狀態,強大到了連美國都略有不如的地步。隻要他們發動機械化洪流,整個歐洲加在一起,也抵擋不了三個月的時間。要不是有核武器作為製約的手段,蘇聯人的上萬輛坦克隻怕早就征服歐洲了。

可就是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卻在阿富汗被搞得灰頭土臉。他們的機械化部隊不僅沒有發揮出作用,反而陷入了阿富汗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深陷泥潭無法動彈。

是什麼原因讓蘇聯遭遇挫折?最大的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地形。阿富汗地形複雜,山地很多,不太利於機械化部隊的推進,卻很適合阿富汗人民打遊擊戰。

他們就是憑借著地形優勢和不屈的鬥誌,最終把驕傲的蘇聯人打得灰頭土臉。也正是因為這次入侵行動讓蘇聯元氣大傷,這才加速了蘇聯內部的矛盾激化,同時也加速了蘇聯的解體。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不定蘇聯到現在還在苟延殘喘呢。

劉放的話讓薩特陷入了沉思,他仔細的分析了一下,最終發現劉放得沒錯,忍不住問道:“先生,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劉放既然主動提到這個話題,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立馬就回答道:“解決的辦法有兩個,首先是大力發展防空力量,讓美國人的飛機不敢肆無忌憚的對你們進行轟炸,這可以增加地麵部隊的存活率,為你們保存有生的戰鬥力量,而隻要保存住了地麵力量,美國人就不敢發動地麵進攻了,你們大體上就能確保安全。”

“其次你們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地麵部隊的實力,隻要美國人敢於鋌而走險發動地麵戰,你們就必須給與他們迎頭痛擊,隻要把他們打怕了,他們就不敢亂來了。”

劉放嘴上這麼,心裏卻在偷著樂:如此一來,我就能把伊拉克當成新武器的試驗場了,不僅可以把裝備賣給伊拉克賺取外彙,還能檢驗武器的性能,當真是一舉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