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高後醒來的時候,鄭啟早就已經起身了,他一向有早起鍛煉的習慣。
“娘娘。”宮女們上前伺候高後梳洗。
“什麼時辰了?”高後問。
“回娘娘,剛到辰時。”宮女回道。
高皇後梳洗完畢,簡單的用了些朝食,乳母也抱著睡眼朦朧的九皇女過來了,“九兒來。”高皇後將女兒抱在懷裏,九皇女揉著眼睛,小腦袋往母後溫暖馨香的懷裏直蹭。
“娘娘,元貴妃、柳昭儀求見。”高後近身大宮女柳葉捧著九皇女的早餐蛋羹掀簾入內,身邊還跟著高後的得用女官盧女史,盧女史道,“娘娘,剛才陛下派人傳說,說是過一會高大少君、二少君,會入宮給您請安。”
“嗯,我知道了。”高後漫不經心的應道,是為了元亮和樂平人日見麵的事吧,“她們兩個現在來做什麼?”高皇後問,這幾日正是後宮最忙的時候,高後還要準備晚上後宮元會的事,十五日後她就免了後妃的每日請安。她可不認為元靜坦會有這麼高的覺悟,大早上的來給自己請罪。
“應該是為了陛下的聖旨而來,今天早朝的時候,聖上下了兩道聖旨。”盧女史說。
“什麼聖旨?”高後接過宮女手中的食柶,一口口的喂著女兒蛋羹。
“陛下讓廣陵王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又著令禮部,準備廣陵王的婚事,廣陵王妃是前任中書左侍郎崔文廣的女兒楚丘亭主。又冊封了六皇子為譙王,讓譙王同廣陵王一起,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盧女史簡單明了的說道。
高皇後聽到聖旨的內容,微微一笑,“譙王?譙郡在什麼地方?”她偏頭想了想,一時沒想起譙郡在什麼地方,宋和前梁一樣,封諸王以郡為國,所以譙王封地一定是郡,但她怎麼沒聽說過這個地方?前中書左侍郎崔文廣,高後倒還有些印象,此人是清河崔氏的嫡係,這楚丘亭主是實打實的士族貴女,隻可惜清河崔氏目前和陸氏麵臨同樣的窘境——人丁凋零,甚至比陸家還慘,陸家好歹陸元澈和陸敏行在,崔氏目前是一家子孤寡,崔家未來的繼承人今年不過才五歲。
“是司州譙郡。”盧女史見女主人一時反應不過來,連忙提醒她道,“據梁史建昭三年統計,譙郡統管七縣,一千戶。”大宋尚未開始給梁寫史,但前梁本身有史官記錄前梁之事。盧女史是高後最信任的女官,範陽盧氏的旁支,青年亡夫,帶著幼子艱難為生,高後聽聞她自幼便有才名,又立誌終生不嫁,就召她入宮讓她當自己的女官。盧女史入宮之後,對高後精心輔佐,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高後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統管七縣,一千戶。”饒高後心中有數,也被驚了下,看來陛下這次是真生氣了。人口普查是曆代帝皇重視的朝政大事之一,別說是盧女史了,就是高後也看不到如今大宋朝人口記錄,但她們可以翻看前梁記載。前梁覆滅時間還短,且曆經幾代皇帝休養生息,國力強盛,倒是大宋這幾年同外族連打了幾次大戰,國庫空虛,所以前梁的記載隻會比現在而更好。
“是的。”盧女史對譙王心裏也多有同情,他可算開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冊封這麼小的郡王。諸王封邑以二萬戶為大國,萬戶為次國,五千戶為小國。按說廣陵王冊封的廣陵郡也隻有統縣八,戶八千八百,可廣陵是什麼地方?離建康騎馬不過大半天的距離,地處江南,實打實的富庶之地,這等次國和尋常的大國也相差無幾了。
高後對柳葉吩咐道:“說我有事,等過了元旦有再說。”
“唯。”柳葉應聲而下。
盧女史又對高後說道:“皇後,適才陛下人來傳話,說他已經給陽平公主找好了駙馬,就是廣寧候之子崔子羽。陛下說樂平、陽平兩位公主,年紀都不小了,今年宜嫁娶,就同年出降吧。嫁妝一事,最近天災人禍頻發,兩人身為公主,更應以身作則的節儉,就找當年武安公主出降之例。”
高後眉頭一皺,“照武安公主的例子?也太簡薄了,樂平好歹是太子之妹,這件事緩緩再說,我會再去勸陛下的。”武安公主是先帝最幼的公主,出嫁的時候先帝已經駕崩,鄭啟壓根沒見過這個妹妹幾次,那時候大宋正同羯族開戰,鄭啟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就隨便挑了個駙馬,一副簡薄的嫁妝,就打發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