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2 / 2)

豫章和常山沒有公主府,那是有緣故的,豫章當上公主的時候,她和劉毅都成親許久了,又一直和劉毅分居,哪裏提得起什麼精神建公主府?至於常山,她下降的人家是吳郡陸氏,當時先帝鄭裕就要求女兒“婦事舅姑如父母”,有了公主府,就不能天天晨昏定省了,故隻在陸府門前列了雙戟。而高府如今再顯貴,也不可能比得上十世八公的陸氏,高皇後也隻是不太抱希望的一提而已,沒想到陛下居然真免了樂平的公主府,高皇後抿嘴微微一笑,沒了公主府,看她怎麼亂來。

帝後說話間,就來到了長樂宮,兩人給太皇太後請安後,鄭啟就說了高後好奇已久的好消息。

“你說阿琉答應把皎皎許給阿嚴了?”高太皇太後聽到鄭啟說的這個消息,真是又驚又喜,連高後都歡喜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隻拉著鄭啟的衣袖問:“育郎,你說的可是真的?”

“我還會騙你們不成?”鄭啟好笑的反問。

高太皇太後和高後同時失笑,“這下我可得好好的給我小皎皎準備嫁妝了!”高太皇太後笑眯眯的說道。

豫章前幾天在劉家,劉家人丁旺盛,滿府的盡是孩子,鬧得豫章頭疼心慌,得了一個空隙,借口給祖母請安,帶著劉輕、劉軟入宮,實則是緩口氣,卻聽到陸希和高嚴訂親的消息,不由一怔,皎皎嫁給高嚴?豫章眼底浮起一絲擔憂,兩人出身完全不同,能處的來嗎?但轉念一想,高嚴是阿弟教養大的,和皎皎青梅竹馬,又一向對皎皎言聽計從,心裏稍稍放鬆了些,畢竟是皎皎的終生大事,阿弟肯答應,也應該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吧?又聽高太皇太後這麼一說,她也隨口附和道:“是啊,大母,我們可要好好合計合計了。”

高皇後聽兩人這麼一說,有些擔憂的朝鄭啟望去,之前鄭啟提起樂平和陽平婚事的時候,高太皇太後可沒什麼表示啊。對高後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高太皇太後疼哪個她都開心,可她擔心宮裏其他人會說閑話。

鄭啟豈是在意這種事的人?他戲謔的對高太皇太後說:“我瞧著阿嚴這小子可有的磨了,當初元澈可是跟我說過,女孩子十八歲嫁人生子最好的。”

“哈哈——”高太皇太後笑著搖頭,“阿琉這孩子,盡說些胡話,想當年我十八的時候,都是兩個孩子的阿娘了!”

陸琉這話,也不是他一人的觀點,從前梁開始,士族女出嫁都比較晚,越是受寵的士族女嫁的就越晚,相對的士族弟子成親年紀都比較早,故士族中很多夫妻,妻子年紀都比丈夫要大一些。

鄭啟陪著高太皇太後說笑了一會後,就先離開了,高皇後見天色不早了,也不打擾太皇太後休息,同豫章一起離開了。

“六匣金子?”

陸希剛到家,就接到了一個驚喜,她飛快的梳洗過後,興衝衝的連頭發都沒擦幹,就來找自己老爹了。陸琉送走高威後,就去沐浴,長伯來書房的時候,內書房裏隻有陸希一人在,聽到長伯的回報,陸希就算心裏有準備,也吃了一驚。

“不止六匣金子,還有三大箱書畫,餘下的十七箱皆為竹簡。”長伯在看到一匣黃金後,就立刻讓人把餘下的箱子都打開,除了那六個小匣裏是金條外,剩下的二十個箱子到全是書畫竹簡,“我讓人稍稍整理了下,那些書畫基本都是今人所作,那些竹簡倒都是古籍,似乎是古纂字。”長伯也是陸家人,雖然讀書無成,可該有的見識還是有的。

這些書畫竹簡是高家父子這些年的積蓄,高威自己大字不識幾個,可他從小就喜歡書畫這些雅物,當年跟著鄭裕,打劫了不少地方豪強,高威每到一處除了金銀珠寶外,就愛搶這些字畫。他這習慣又被完美的被兩個兒子給繼承了,故高家私庫中的書畫還真不少。當年高嚴有機緣拜入陸琉門下,喜得高威大開了十二天的流水席。這次來陸家的時候,原本他原本隻想送這些字畫,可看了半天,還是覺得禮薄了一些,最後還是高元亮提議,不如再加點金銀,他才大手一揮,加上了那六箱黃金。

“還——真是雅俗共賞……”陸琉梳洗完,回內書房,就聽到長伯的回報,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遲疑了一會,才勉強說了這麼一句話。

陸希則別過頭暗暗好笑,她還第一次見耶耶這麼委屈的給人找借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