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氣候溫暖,即便是冬日,也很少有湖泊結冰,想要冰塊必須要從更遠的北方運過來,當年前梁太祖一次偶見冬日運冰的奴隸,身著單衣、背著包裹了棉布的冰塊,一塊塊艱難的放在車上,身上有無數凍傷,就心生惻隱之心,下令免了皇室夏日用冰的規矩,江南很多世家也隨著皇室免了夏日用冰。
“家裏也不是很熱。”陸希說,“家裏都有雨亭。”她又不是耶耶,不能隨意離開京城,等天氣快熱了,她就跑去小蓬萊山避暑,那裏夏天涼爽的就跟深秋一樣,那需要用什麼冰塊?
“我們家裏也有雨亭,可感覺沒什麼用。”高團一直覺得那雨亭就是擺設用的。
“那是因為你們內火重。”高家都是練武之人,原本陽火就重,他們又愛吃大魚大肉這些熱性食物,更是火上加火,難怪他們再不愛吃蔬果,綠豆湯都是他們常吃的點心,不那麼泄火,不然早就一口火瘡了。
“女君、五少君。”兩人帶來的侍衛在門口稟道:“婁家三少君的家仆求見。”
陸希和高團同時一愣,婁家三少君是婁夫人大兄的三子,也是高家兄弟的表兄,他這會過來做什麼?
“二嫂,你休息會,我去去就來。”高團起身說道。
陸希點頭道:“你去吧。”
“大娘子,你看到那間店鋪了嗎?我們織出的麻布,大部分都是給那家鋪子的,那店主人就是魏人。”司漪等高團離去後,指著幾間店鋪給陸希說道。
何縣君打聽的基本沒錯,陸希是沒有在涿縣開鋪子,她從吳郡農莊出產的絕大部分物品,全送到了軍營裏,就以軍事物資的名義被高嚴收購了,這也不是陸希和高嚴兩人利用職權中飽私囊。高嚴十三歲入薊州,就開始打仗,這麼多年下來,高嚴往吳郡送了不少人從戰場上退下的傷兵回來,往往來一個,附帶一家,他還不往家裏送,隻往陸家陸希處送。
所以陸希農莊裏,除了少數幾個陸家的奴婢外,大部分都是良民出生的軍戶。她要是不多想點增產的法子,這麼多人怎麼喂飽肚子?那些軍士除了幾個受傷太嚴重,不能幹農活的外,平時莊上重體力活,他們全能幹了,就算是農忙時間,莊上也不是很忙。陸希就想出了研發農副產品,比如說讓他們養牲畜家禽、養蠶織布……
這些軍戶出產的農副產品,如肉幹、絲絮、布匹之類好保存運輸的賣到了北地高嚴這邊的軍營來了。這也算是良性循環,高嚴這處以最少的價格買最合適的物資,吳郡那邊那些軍戶也有額外的收益。王直在吳郡看慣了陸希這套做法,跑到了北地,就在軍屯裏推行開了。
北地養蠶不易,他就讓大家種葛和苧麻,分粗紡和細紡兩種,粗紡的粗麻衣全部銷去外族,尤其是魏國,魏國原本也是遊牧民族,現在雖說大力推行農桑,但織布的人還不算太多,粗麻布價格不高,很受外族普通百姓喜歡。細紡麻布就銷給北地的豪門大戶,這種細麻布,就算是熟手一年也不過織上一匹半匹,也是陸希的最愛。她到了涿縣後,這些細麻布就有她全收購了。
所以何縣君找陸希搭話的時候,陸希沒接她話題,她本身自己沒在這裏開鋪子,莊上出產的絲緞、絲絮全被軍營收了,哪有多餘的再做生意?再說何縣君人不錯、莊三娘她也挺喜歡的,可莊太守就太討厭了,陸希不喜歡,還是不要和這家人牽扯太多了。萬一他再想到給阿兄送什麼小妾怎麼辦?隻有千日做賊,沒有防賊千日的說法。
“等過段時間,大家家禽都養上後,就可以讓他們賣肉幹了。”司漪眉眼飛揚的說,這是她和王直一起做的第一件,看到目前初步成功了,她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這比她賺了大錢還要高興,尤其是看到那些孩子看到家裏有吃肉的時候,那種滿足狂喜的表情,司漪的心裏就暖暖的。
陸希也很高興,“記得讓他們多種樹。”她還是不忘這個。
“知道,我前幾年就讓他們開始種樹了,就是活的不多。”提起種樹,司漪也有些頭疼,“倒是很多年歲長得點的樹木,比楊樹要容易活下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