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5章(2 / 2)

“阿娘這些是準備給去北地開荒的將士用的嗎?”高嶽問。

“是的,北地那邊冷,要是沒有這個禦寒會凍出病來的。”陸希說,陸希開方北大荒的人基本都是從薊州調過去的,薊州這些年民生恢複的不錯,陸希又鼓勵生產,十來年間成長了一批壯小夥,很多人都願意聽高嚴和陸希的話去開荒。陸希也不能害人家,所以總是竭力的想改善他們那邊的生活。

高嶽想了想,“阿娘,你跟耶耶是不是想遷都?”

“為什麼你會這麼問?”陸希驚訝的問。

“因為建康並不缺糧食,但是靺鞨自黑水入長安卻有朝貢道,漕河又通薊縣、長安和洛陽,水運也方便。”高嶽說,他這幾年一直看著父親注重經營北方,尤其是發家地薊州,心裏就大概有數了,自前梁開始蕭家的皇帝就孜孜不倦的想打回北方,不然梁武帝也不會死在北伐的途中,父親應該是想遷都吧。但是北方糧食一向是大問題,當然也能通過漕河從江南運糧過來,但要是能在北地再開一片荒地,從黑水道運過來,也能解決不少問題。而且隻要有糧食,何愁平定不了北方。

“對,但不是現在。”陸希笑著對兒子說,“說不定要靠你才能完成你耶耶這個願望了,北地的開發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遷都不是小事,大興初定絕對不適合遷都,所以要遷都也起碼要再過上一二十年,而且到底往哪裏遷移,陸希和高嚴也暫時沒定下,就看將來的發展了,現在首要目標是將穩定大興政權、平定北方。

崔康平吃了一驚,對於家翁和大家一直注重北地,他們也隻當家翁一直在提防魏國和羯族,卻不想家翁和大家能想這麼遠,遷都——不錯,大興想要立國豈能安於江南這一帶。崔康平早習慣了阿崧等人議事不避諱著她,可心裏依然有些忐忑,這種大事夫家和大家就這麼毫不在乎的跟她說了。

崔康平忐忑,陸希卻不以為然,這件事崔家也早知道了,遷都的事高嚴都跟幾個親近的朝臣商量過了,大家也沒反對也沒讚同,就隻看能不能先平定北方,還有國家到底有沒有錢。

高年年早就習慣了耶耶、哥哥、阿娘議事內容了,她小臉靠著陸希手臂不說話,陸希低頭,“怎麼了?”小丫頭這幾天一直懨懨的,要不是見她雙頰紅潤,陸希還真擔心她病了。

“阿娘,你說耶耶什麼時候回來?”高年年問,她想二哥和耶耶了。

“快了吧。”陸希說,“不是說還有三五天嗎?”

這時候春暄含笑入內,見了陸希等人都在,忙上前行禮,“太子妃,禮服都已經做好了,您先試穿下吧,要是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也能先修改。”

陸希、高嶽等人都起身,高嚴以太子身份攝政已經三年,朝臣見高威身體一直沒有好轉,就商議著要讓高嚴登基,湊巧今年秋天羯族又來犯,高嚴帶著高屾平亂去了,又多了一份戰績回朝,他登基也算是眾望所歸,登基儀式定在元旦,正巧和元旦大節放在一起,這也是陸希的意思,不要連續舉辦兩次大禮了,盡量節省開支。天子登基儀式逐項事宜都馬虎不得,陸希和高嚴的帝後禮服在今年初就開始趕製了,到了十一月才堪堪做好。

皇後最高禮服是褘衣,陸希並不覺得這種過分寬大的禮服會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不過還是很配合的讓春暄給她換衣,還讓崧崧和年年也陪著自己一起換上禮服,崔康平有孕在身,就不折騰她了。

一家四人正興致勃勃的試著禮服的時候,突然一名小內侍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對高嶽道:“太孫!殿下和雲南王已經到京口了!”

“什麼!”陸希和高嶽又驚又喜,京口就在建康附近,“太好了!”高嶽大喜的讓人備馬,“我要去接父親和二弟!”他頓了頓又有些為難的看著阿娘和高年年。

陸希失笑,“你快去吧!”她現在是太子妃,將來的皇後,一言一行當然不能像薊王妃那會那麼自在了。

高嶽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阿娘會堅持跟他去呢,這樣阿娘又要被言官罵了。原本他也不怕言官,不爽了拖出去揍一頓就是了,但是阿娘不許,阿舅他們也不許,用他們的話說,刑不上士大夫,身為未來的帝皇要心胸開闊,要禁得起旁人的責罵,要是把士大夫跟普通奴隸一樣對待,說打就打,那麼士大夫還談何風骨呢?袁敞這句話讓陸希深以為然,中國文人的骨氣就是一朝朝那麼打折的,所以她平時盡量勸著阿兄和崧崧,不要隨便對朝臣亂撒氣,身為上位者必須要容得下反對的聲音。

煙微等高嶽離去後,輕笑著在陸希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這些話離得遠一點的崔康平沒聽到,但是一直膩在陸希的懷裏的高年年聽得清清楚楚的,她錯愕的瞪大了水亮的黑眸,拉著陸希的衣袖,“阿娘,二兄給我帶二嫂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