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3)

人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被迫下台或者是還未上台就被下台的苦逼人士,都有那麼幾句“名人名言”,曉著後世。那啥,人都要掛了,回憶往昔,還不許發個牢騷表白表白嗎,當然,老爺子手把手教出來的廢太子文化水平比較高,說的話也比一般赴死者更有那麼哲理一點。因此,當廢太子義忠親王還是太子,準備讓皇帝爹下台,卻被皇帝爹給“先下手為強”砍了時,曾有句名言——“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中學語文課本必背古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告訴我們,哪怕是在皇權至上的古代,也存在著力量的嚴重不均等。千百年後的一位皇帝對此給出了更為文雅通俗的解釋,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員工可以造反換老板,但前提是,你有那能力把頭頂的老板換掉,並取而代之。否則,還是乖一點吧。看清時事與認清對手,必須是戰場上不可缺少的技能,沒有之一。

內閣大佬雖然對於廢太子的情商很失望,人品很絕望,廢太子臨死前這一哀嚎還是很深以為然的。特麼二了十幾年的一個貨臨死前居然說出這麼空前絕後的正常理智性語言,必須要記載並傳播下去。那場腥風血雨的最後勝利者皇五子忠睿——當今,對此也頗為讚同,一個二貨BOSS的人生印證的是另一個正常人的奮鬥崛起啊!這麼好的反麵教材必須大書特書,廣為流傳,因而親筆禦書,寫了掛在內閣牆上。所以當上皇天真浪漫滴想要內務府在正妻與寵妾的待遇問題上“不可厚此薄彼”時,可想而知這些人會有多頭疼。

神馬是“妻”啊,妻者,齊也。通俗點說就是“老婆”+“孩子他媽”。生前陪你活受罪,死後陪你下地獄,忘川河畔相約百年,不見不散,絕不投胎,還無怨無悔的那一位。你可以在老婆死了後,讓小妾代為管家,但你不能在老婆還活著的時候當她不存在啊。人離了空氣會死的啊親!學好物理化學很重要。

廢太子逼宮,死了一大批人,宗室及朝臣遭殃無數,上皇活到成年的9個兒子——太子、敬、誠、勤、睿(當今)、豫、信、肅(早亡)、順,被砍了一半。生性膽小,被那場血腥嚇破膽的七王忠信從此一病不起,三餐不離湯藥。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個弟弟也一向乖巧木有裹亂的原則,當今登基後見忠信身子漸安後以“不可令皇子無職、與民爭利”為由向上皇申請,將這個身子不好卻還不至於隨時咽氣的弟弟塞進了內閣。反正要占位嘛,找個乖的好了。何況這位也一直很乖很聽話。每個幹掉前任的新老板,都要意思意思立個牌坊。七牌坊就這樣在自己毫不知情或者外人以為不知情自己故意裝不知情的狀態下,穩穩地坐在了內閣打醬油。

在一幹醬油黨十數年如一日的見證下,當今登基十四載,上皇卻仍有話語權。皇帝的旨意是要經內閣走過場的。聖諭未下,因地理位置便宜,忠信急的想撓牆。鑒於上皇與榮太妃甄氏這對奇葩的不良記錄,事關重大,忠信不敢隨便找個小弟傳話,隻得拖著病體親自出馬,給作為同事的弟弟忠順通風報信。

領著小弟一路疾行,兩對人馬在宮門口不期而遇。得!甭找了,人自己進宮來了!顧不得喘的要死,忠信開門見山:“老爺子…欲召…金陵甄氏…入…入宮。”

世上最了解你的,未必是你的至親之人,也有可能是死敵。把人家孩子親媽搞死,將孩子變成孤零零小可憐神馬的,最變態了!忠順對於甄氏的了解,不亞於太後莊太妃姐妹。忠信話音剛落,這位秒懂:這哪裏是老爺子要見人,分明是某人的手筆。

我嘞個去!忠順一隻腳踩空,險些摔了下去。雙眼圓睜,從衣襟裏摸出懷表,抬頭看了看時辰,相當不可置信:“這會子?可沒幾個時辰了!”

多年的經曆告訴他,一個搞不好,宮裏不定得多個甚麼玩意兒。再一個搞不好,不定神馬人要被和諧掉。一股不祥之感油然而生,榮太妃一手突襲實在是玩的次數太多了,忠順都形成慣性了。童年時的悲慘陰影忽然席上心頭,當今這個哥哥給幼弟留的印象太特麼深刻,這輩子,下輩子都不會忘!

不作死不會死。直覺告訴忠順,甄氏這一鬧,親哥估計要大開殺戒。

我去!我老婆可沒幾個月就要生了啊!作為一個愛老婆又萌包子的男人,孩子當然是多多益善。忠順雖然已經嫡子女具備了,對老婆忠順王妃肚子裏這個還是很期盼的。任哪個當爹的,也不會希望自己孩子出生的時候,皇帝伯父剛好把其他伯父連帶伯父全家給砍了,很血腥很不吉利的好不好!

“怪道忽的要命婦攜子女參宴。”忠順瞬間秒懂。

皇帝身邊,包括他們其他幾個還喘氣的兄弟身邊,都有那麼幾個梨花一枝春帶雨級別的柔弱女子,但這些要和甄昭儀比起來,簡直弱爆了。老爺子最好這口,榮太妃自己就走著善解人意柔弱風這一路線。當今據說是除廢太子之外各方麵最像老爺子的一位,所以當甄昭儀被召入宮的時候,他們兄弟幾個是一點也不奇怪。甄家要沒女子進宮才奇怪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