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統一戰線的默契之下,阿浩雖然擁有著當時全服最強的裝備部隊,最多數量的戰鬥人員,依然舉步維艱。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深淵拿不到貨。每次深淵隻能靠撿漏,喝剩下的,這對一向心高氣傲的他來說,實在是很難容忍。但是這不妨礙他繼續跟咱們朗朗的裝X。木染總喜歡到處閑逛,尤其是戰旗和君臨天下的YY。紅茶也偶爾去溜達一下。這給了阿浩他們很好的機會。那時候西來的方針很簡單,和阿浩沒得談,不談。為什麼不談呢?其實我是瞧不起的。主要是信譽方麵。為什麼呢?陰險的人一般都是暗中做壞事,但是君臨天下的風格卻是被阿浩帶的睜眼說瞎話。偏偏還有人信,有人信了不要緊,他們還笑信的人傻X。這叫一向視承諾高於一切的西來,深深的覺得就算自己被打倒也要消滅這群小人。
在一個遊戲裏,戰爭勝利的最根本因素在於人員和經濟。但是西來的戰鬥經裏,戰爭勝利的最根本因素在於人員補足率和經濟補給線。前者影響戰鬥的人數,後者影像士氣和人員的戰鬥力。聽著好像很複雜,又不明覺厲的感覺。但是實際上真的是這麼回事。那麼在上古世紀裏這又體現在哪呢。
人員是基礎,上古這樣的遊戲,人是最基本的。你的人口基數是對方的1。5倍到2倍之間,那麼對方跟你的正麵戰爭基本是沒的打的。當然這是先期的。在基礎人數決定後,人員補足率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說白了就是收人能力。在上古世紀裏,一個團長有隨時收人的心是最重要的,具體體現在你看到沒有遠征隊的人就要養成慣性隨手點一下。如果你的團員們跟你一樣有這個習慣,那麼工會基本上不愁人員補足率這個問題了。在交易頻道看到不認識的也要隨手點一下,管是幹什麼呢?第二點就體現在團長的招聘廣告上,隻要花錢掛上了總會有新人去申請的。平均是一天1個人。一個人你也許不在乎,一個星期5個人呢?10個人呢?還是不在乎麼?如果分配合理,團隊的戰鬥力就提升10分之一,5分之一。這會是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君臨天下為什麼開區占優勢,但是逐漸開始衰落,根本原因就是人口補足率沒得到重視罷了。而與之相比清音的人口補足率一直很穩定。可以這麼說,再垃圾的工會如果人口補足率的意識上去了,那麼會內製度再有問題,分配再不合理,也是一頭駱駝,比打著光鮮旗號的馬要強。強是根本上的強而不是口水上的強。而人口補足率低可能開始不顯,但是越到後期就會發現自己越弱越迷茫,就像慢性的毒藥,等到反映過來就一切太遲了。
當然人口補足率占百分之60。剩餘百分之40就是我說的經濟補給線。上古的經濟補給線很簡單,深淵的礦石、德菲納幽靈船、克拉肯,這是三大項。原大陸的城市,這是士氣項。自由島咆哮島的BOSS,是兩小項。原大陸BOSS,海底兩個BOSS,這是輔助項目。東西大陸BOSS是雜項。各種日常副本是固定項。還有跑商就是自主項。
保證各種日常副本,完全推掉小項,爭奪大項。才是真正保證經濟補給線的關鍵。小工會的命脈就在跑商和深淵礦石上了。而西來覺得既然清音要勵誌擊敗君臨天下,就要盡可能的去爭奪。這種爭奪主要是讓自己工會的人看到,我們還是能拿下來的。這樣會提升根本的士氣。戰爭是需要錢的,打架需要裝備修理費,修船需要沙子,說白了除了打人數以外,打的就是凝聚力和綁金。所以保證凝聚力的情況下,綁金的多少很重要。但是也千萬不要忽略了人員補給,否則就是看不見的逐漸死亡。這兩方的關係就像兩隻手,一隻是看不見的手,一隻是看得見的手。
寫了這麼多沒用的,隻是想告訴讀者我贏阿浩的信心在哪裏。就是我的人員補給率要強於阿浩。我用我那隻看得見的手和阿浩掰腕子的同時。我的另一隻手就會悄悄的過去掐住他的脖子!
木染跟我說,不懂跟他裝B,說君臨天下天天拿德菲納。我當時回了一句:“好事,如果一個人隻能用裝X來反擊,那麼就說明,除了這個以外他們其他的自信都沒了,離完蛋也不遠了。”
阿浩實際上是占優勢的,但是前提是他隻跟清音打。如果加上人工智能的配合以及戰旗的背後捅刀,他的綜合人數卻反過來是劣勢的。當時如果正麵破局唯一的方法就是和戰旗以及人工智能談和,不過以阿浩的心高氣傲,老子天下第一連天下第二都不準有,天下第三還得看我心情的態度,談和還不如殺了他。正巧趕上他和龍成出差,於是君臨天下銷聲匿跡不少,也給了清音嚐試德菲納幽靈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