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從看到東夷部落那個顏色鮮豔、材料不明的旗幟之後便對這種工藝念念不忘的風在得到了祁夫拿出的製麻工藝後,不由的喜出望外,他沒想到,設立祁氏氏族竟然還能獲得這樣的好處,實在是意外之喜。
中國人種植和使用麻的曆史很悠久,其中苧麻算是其中最優秀的品種了,原因就是因為苧麻的纖維比較細,穿起來較為舒適。
炎黃部落的人其實是懂製麻的,但他們懂得不多,從來都隻將製好的麻拿來搓麻繩,不是他們想不到用這些製好的麻來做衣服,實在是這種粗放的工藝製出的麻拿來做衣服實在是太讓人難受了,於是,逐漸的,人們就不在用麻來做衣服了。
東夷部落則不同,因為地處南方,所以見識過苧麻這種纖維更細軟的麻,加之征服了當地其他小部落後得到的技術後近千年的不斷改進,讓東夷人製麻的工藝越來愈好,製作的麻布也越來越舒適,不再像之前那般紮人。
正因為如此,祁氏氏族在住地之上片瓦尚無的時候,便有了立族的根基,而一直跟在家中男人屁股後麵艱難求生的婦人們在此時突然變得比家中的男人們還要重要和受人尊敬了,因為相比隻知道製麻各個步驟卻從未親手試過的男人來說,她們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們學習如何製麻,長大後更是和她們的長輩們一樣,成為她們後輩的學習榜樣,到現在已經製麻十數年甚至數十年了,有著十分老道的製麻手藝。
事情的變化總是出乎人的意料,而隨著事情的變化,事情之中牽扯的人也會順著事情的改變轉變自己的想法,這一點,王族那些曾經心中對風很不滿的長老們最深有體會。
自從摸到了祁夫一家送來的麻布之後,這些原本覺得風這個族長太過霸道,根本不聽自己意見的長老們此時早就忘記當初背地裏聚到一起埋怨風的怨言了,更忘了見到祁夫一家時是如何嘲諷他們的了,每日裏都催促著自家的婦人和女兒去和祁夫的幾個兒媳好好學習如何製麻,如何把製好的麻變成麻繩,繼而變成麻布和麻衣。
而在保證幫助自己蓋房子的工匠和勞力們的母親、婆娘、女兒可以跟隨自家的婦人學習製麻後,這些當初剛來到就一臉不情不願,甚至直接冷臉的工匠、勞力們變得無比熱情起來,哪怕是那個年紀最大,當初直接擺出一副臭臉的大匠都變得喜笑顏開,對祁夫等人的要求都是拍著胸脯保證完成,甚至在祁夫這些門外漢的設計出錯誤的時候還會出手幫他們改正。
作為一個營建的大匠,他自然是有脾氣的,當初抓鬮失敗,被派來進行這個無油水,無名譽,無獎勵的三無項目的時候,他心中是相當不滿的。但是現在。
“哼!現在還想和老子換,”他想起昨天晚上那個比他資曆高半頭、要求替換他的大匠,心中不屑的哼了一聲。
“當老子是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