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一堂課(二)(1 / 2)

“今天第一堂課,不是我要講些什麼,而是由你們自己開口。人無誌不立,正所謂'誌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誌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禦也'。此言大善,才會有孔丘才會讓弟子們各言其誌。今天我們就效仿一下先賢,請各位同樣講述一下自己的誌向。隻有知道了大家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書院才好針對個人製定出最為合適的教育計劃。”

文洞明將手中的書卷放在一側,輕輕一笑,開口建議。。

陳浮生抬起頭,看向這個文先生,這個提議雖說有些突然,卻也是一脈相承,倒也恰當。

不過他可不太喜歡真得清楚明白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難道說,我的誌向是修煉成仙長生不老這些吧,正所謂夏蟲不可語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否則對方多半會把你當成一個講天方夜譚的瘋子。

不過他倒很想知道這些凡人是如何回答的,這種最為根源的夢想雖然還太過稚嫩,不夠成熟,卻包含著近乎無窮無盡的信念力量,正如文洞明所說的那樣,誌向所趨,沒有不能達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盡頭,也不能限製。意誌所向,沒有不能攻破的壁壘,即使是精兵堅甲,也不能抵抗。

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人生存的根本,而在修行者看來,就是所謂的道心。這也是漫漫修行路上難得一見的風景,

大家不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頭接耳,就是自己一個人低下頭。

畢竟都是些年輕人,平日裏雖然有些膽大的放肆,不過讓他們直接開口講自己將來想要做些什麼,還是有些抹不開麵子。

在這個年紀,學問足夠進入上院的不是家裏從小重視教育,就是自身天資聰穎,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

自然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樣隻是要求個三餐溫飽,因此考慮的太多,就越是不好意思說出口。都是少年人物,自然不可能甘願窮究學問,男兒若想一遂平生誌所求所想,自然脫不出那三句: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無外乎權力、財富、美色罷了。

偏偏這些是做得說不得的東西,大家習慣了假清高,錢財都要稱作阿堵物,紅顏多禍水,權勢更是要連續推辭幾次才好接受。

如果自己開口要這些,難免被人說是俗物,如果說得正氣淩雲,更是會被暗地裏罵做偽君子。

因此一個個都等別人主動去做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後自己再看情況刪刪減減。

不過終究還是有著初生的牛犢,心裏不顧忌這些,在前排的一個看起來比陳浮生還要小上一兩歲的少年,這個站起身來,朗聲說道。

“我將來要成為馳騁沙場的大將軍,將那些南蠻北狄一掃而空,為我朝打下一個萬世太平。”

看著銳氣逼人的少年,陳浮生輕輕一笑,身後適時傳來一句李端平的介紹:“這人叫做葉信,是劍南道武定軍節度使葉平的第三子,據說葉將軍雖然是軍旅出身,卻極為重視文人,他的子女也都有著一身學問,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這個葉信,據說他天資聰穎,文武雙全,稱得上難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