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役震驚蜀中江湖。最後的劍閣之戰更是引得數位黑道兩道的領袖親臨側目,畢竟這一戰已經關係到了蜀中武林的顏麵,對於黑道而言,這個仇滅也無疑是撈過了界,犯了忌諱,必殺無疑。
從此,淩虛子之名響徹蜀中武林。被視為這一代的蜀中正道的扛大梁者。
而他現在居然要和蜀中唐家的高手決戰的消息一傳出去,蜀中的江湖頓時沸騰起來。
畢竟雖然唐家與青城派、淩雲寺齊名,但是和那兩派風聲極佳不同,唐家人行事向來正邪難辨,以自私自利聞名於世。
而且唐家人的暗器與毒藥雖然厲害,卻也讓大家對其更加不喜起來,江湖之中雖然不乏奸惡之輩,但大多數行事還是喜歡靠著本事堂堂正正說話,對於唐家人躲起來放暗器的行為一直有些看不起來。
隻不過之前一直忌憚這些,不敢開口罷了。
現在青城劍派的淩虛子居然要和唐家人對上了,自然讓無數人激動起來,一時之間,不知道開了多少盤口。
至於在誰身上下注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人覺得唐家人隻是憑借著暗器害人,現在在樂山大佛之前,大庭廣眾之下,暗器不再暗了,自然不可能比得上有著實打實真功夫的淩虛子。
另外一波卻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淩虛子名聲雖大,但畢竟太過年輕,內力與經驗比不上已經到了中年的唐輕風,更何況淩虛子擅長的絕招大多已經被人所知,對於唐輕風卻是一無所知,對方知己知彼自然百戰百勝。
更有不少江湖人物在暗地裏下了盤口,如果淩虛子和唐輕風有了死傷,他們背後的青城劍派和唐家堡又能否接受,這場決鬥又會不會變成兩大勢力全麵開戰的導火線。
總之當陳浮生來到這樂山腳下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樣一番景象:三道顏色不同的江水夾雜著泥沙衝撞彙聚在這大佛腳下,然後彙合成一種顏色。
在三江彙聚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道巨大的三色漩渦,也就是傳說中的蛟龍被鎮壓的所在。
而兩岸尤其是大佛所在一側的淩雲棧道和九曲棧道更是被無數攜刀帶劍的江湖豪客所占滿,場麵宏大,遠遠勝過陳浮生所看過的錦江書院招生以及貢院的鄉試。
這也不難理解,無論是書院招生,還是鄉試麵向的畢竟隻是一少部分讀書人,而這一次樂山決鬥,隻要是江湖人物,除非有著實在推脫不開的大事基本上所有人都趕了過來。
武功好比做文章,看看名家交手,說不定就要勝過自己閉門造車十年的功夫。而且到時候全蜀地的江湖豪客都彙集在這裏,更是一個相互攀交情、商議生意買賣的好場所。
“他喵了個貓熊的,這得多少人啊?”陳浮生身邊一個年紀尚輕的少年忍不住開口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