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太嶽山圖,五方五嶽(2 / 2)

信手一招,便自有一道金光飛來落入手中。

是那石精用來控製數萬陰兵的虎符,亦是一件作用奇特的法器。

這虎符本來並非法器,而是石精手下那位趙太祖的陪葬之物,在北邙山陰氣之地培育千年後,通靈變化,自生神異,成為了一件古怪法器。

後來石精收服了這位太祖鬼將,這件法器也就順理成地落在了它的手中。

這虎符非但可以攝取陰魂一縷氣機,從而控製它們,更在內部開辟出一座空間收納這些陰兵,作用比起陳浮生的百鬼經變圖和那兩個番僧的經幡、pxpx還要來得神奇。

畢竟這也已經可以算是一件天地生養的法器,比起修行者自行煉製總要多了一分天然。

至於那件青銅刀,陳浮生卻不敢在這裏直接收取。

石精毫發無傷,在這裏動它的法器,人家心中一動,就可飛起殺人,就算陳浮生有著大陣相助,隻怕也要倒些黴。

不過這件青銅刀雖然與虎符是石精貼身的兩大寶貝,卻並未被這石精打入任何禁製,虎符是天地生成,無需祭煉,青銅刀卻是另有原因,這石精雖然得了五嶽門下刀法精華,甚至自創出“磐石刀法”這一路法武合一的神通出來,卻不通祭煉飛劍的要訣。

他之後在北邙山也自擊殺了一些來此的修行者,得了些修行功法。

但去北邙山這個鬼道聖地的不用想也知道都是練習的什麼路數,收魂煉屍的旁門左道,石精得了不少,就是沒有正經的飛劍之法,偶有一兩本,還都是淺薄不堪,根本不入石精這位高手的法眼。

因而它也就隻用本身妖氣反複淬煉其本質,不過妖族之中,這般做法卻是十分流行,畢竟妖族大多肉身強大,最喜歡武鬥,法器未必需要,一柄神兵才是必要的。

甚至在劍修看來,這種做法也不能算錯,對於他們中許多人而言,隻要本質夠強,足夠鋒銳堅硬,承載得了一身法力,便足以一劍破萬法。

借著大陣挪移之效,陳浮生直接遁到這塊巨石上空,向下打量而去。

底部的鎮墓文被遮擋住了,但上麵卻被陳浮生瞧了個仔細。

巨石頂部,具體而微地描繪著一座高山,氣勢極其不凡,靈性盈盈。

在旁邊則是鐫刻著太嶽兩個鬥大古篆,一股不知是刀意還是劍意的氣勢衝天而起,顯然是得道高人的手筆。

瞬間,陳浮生就明白了許多,暗自思忖開來。

“這幅太嶽山圖想來就是五嶽門下太嶽一脈的道法精華,想來五嶽門的五路傳承都可以用這一副高山圖來表現出來,如若合起來,豈不就是一幅五方五嶽圖,也不知這世上還有沒有其他四塊類似的石頭。五嶽門下要派人降服了這石精,隻怕也是擔心有人從中瞧出了他們的道法去,隻是既然這塊石頭這麼重要,為什麼五嶽門不收回還要讓它在外流落千年之久,也不派人盯著,出來對付這頭石精的也是黃石子這個尚未丹成的弟子,這件事兒好生古怪,不知其中有沒有什麼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