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波紋一蕩,還不待反應過來,便自跨越虛空直接落到地麵之上,這種虛空挪移的手段陳浮生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曆,麵色坦然,隻是在暗中比較北冥道人交給自己的那一道神通的異同。
與五人同行的這支隊伍數目不小,方在院落中現身,立時就有一名頭頂黃色僧帽的僧侶迎了上來,提掌於胸行了一禮,卻不是口宣佛號而是道了一聲“紮西德勒”。
陳浮生雖然之前從未來過番地,但對於這裏的習俗多少還是有些了解,急忙跟著回了一句。
當年慧超自新羅前往天竺,後經西域返回大齊,也曾在這番地之中盤踞過不短的時日,與他交流的時候也透露了不少出來,更何況百鬼經變圖中還有兩個番僧的魂魄收容其中,因為知道這一次鬥劍大會在大雪山舉行,陳浮生在來之前早已經對其搜魂索魄,探察了不少事情出來。
“紮西德勒”一次在番地流傳甚廣,源自一萬八千前時一位證得金身的佛主現身說法,意指吉祥如意而圓滿,意蘊深厚。
至於這位僧侶頭戴黃帽,則是表明對方乃是出自黃教格魯一派。
番地佛法有著五支傳承,分別以黑紅花白黃稱之。
其中黑教乃是源自上古之時番地本土的象雄文明,象雄乃是大鵬鳥之意,既是象雄圖騰又是佛教神獸,地位高崇。
之後有蓮花生入藏,結合天竺佛法與黑教教義創出紅教寧瑪一派。寧瑪者,古舊之意,可說紅教乃是番地佛法的真正開始。
然後又有白教噶舉派,花教薩迦派兩派幾乎同時形成。
隻是後來花白兩教爭權奪利,僧紀廢弛、放蕩自恣,大肆宣揚雙修法,沉溺酒色不可自拔。其pxpx養明母,淫樂雙修是為合,殺人煉器是為誅。合二為一便是合誅邪法。
陳浮生當年在草原時看到那兩個番僧手上的法器盡是以血肉白骨祭煉而成,便是來源於此。
因此就有噶舉派弟子宗喀巴出走另立黃教格魯一派,中興律儀,雖然出現最晚,但也因此兼容並蓄,門下弟子接連證得無上金身,如今已是後來居上力壓其他四教。
見到陳浮生還禮手法,這位黃教弟子眼睛一亮,麵上也帶了幾分笑意,換了中原口音語氣道開口詢問陳浮生一行人的來曆。
陳浮生開口笑道:“貧道乃是陳浮生,出自九天門下,還請阿卡告知是否有同門來此?”
雖然黃教弟子恪守戒律,但能夠被安排來做接待事宜的修為未必多高,卻一定是心思機敏,善於應對之人。
更何況陳浮生在東海一戰成名,早已進入各大門派的眼中,被認為這一代中的出色人物,大有希望在這鬥劍大會上取得三十六天罡之位,這位僧人自然也是早有耳聞。
“蘇正風施主早已經帶著貴派的弟子來到這裏月餘時光,囑咐過如果陳施主到來就直接領著施主尋他。”
說到這裏,僧人轉身對身後的師兄弟叮囑幾句,回頭看向張元宏等人道:“其他幾位施主亦是如此,一會兒便有我同師弟領著諸位前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