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陳浮生放出的卻是那口太白劍。
這一口飛劍雖然在陳浮生所有的幾件法器中鋒銳第一,但卻與陳浮生的習慣不算最為契合,故而平日極少動用,這一次也是因為此劍在這裏最為合適。
這頭黑山石精乃是太山石得到成精,身懷五嶽門道法,走得乃是純粹土行一脈,雖然按照五行生克的關係而論,最克製他這九條黃龍的應當是綠竹劍或者得自觀音宗的那截柳枝。
但是五行間的相生相克並非絕對,依著形勢五行亦會顛倒逆行,正所謂火大克水便是此理。
土行道法本就敦實厚重,這黑山石精憑借著道基修為與山神之位的加持所放出來的這九條黃龍更是凝練至極,無論是綠竹劍還是柳枝在陳浮生手中均不能將之降服。
至於太白劍,雖然亦有土重金埋的隱患,但陳浮生此番隻是單純想要憑借著其天生的鋒銳將這九條黃龍斬破,再也不能轉瞬間就自凝聚如初。
否則陳浮生固然有著北冥提供源源不斷的法力,但這石精本就天生的法力雄厚,境界又高出他足足兩層,再加上在自家神域之內可以借助一山之力,一旦用出水磨的功夫來,陳浮生還真未必有十全的把握。
更何況也隻有用太白劍,陳浮生才能將那一門劍氣雷音的劍術施展得淋漓盡致。
一道驚天白虹斬裂大氣,在這一片黑色天幕下來去如電,將九條黃龍陸續斬爆為一團團土黃元氣。
這九條黃龍本就是最為渾厚純粹的土行元氣凝聚而成,又同黑山石精的幽冥鬼蜮與山神界域化合為一,結成陣勢,隻要對方不可能一下子打破陣法領域,元氣法力勾連為一體,就算是將九條黃龍盡數打爆也可以借助地脈之力瞬間恢複過來,說是立於不敗之地也不為過。
這也是修行土係功法的修士最常用的手法,先是將自身守得嚴嚴實實,等到將對方法力消磨得所剩無幾,再一舉反撲,來個後發製人。
可是麵對陳浮生的時候,這種手段就沒有那麼容易建功了。
金丹界域到了道基這一關與自身道術魂魄相合,有萬法隨身之兆,但限於修士本身境界與功法的偏向,這一方界域絕不可能演化得盡善盡美,圓融如一,有著諸多破綻。
偏偏陳浮生練就的鯤鵬慧眼又最擅望氣,對於這些轉瞬即逝的疏漏一望即知,太白劍每次落下,都是黑山石精運使法力中最為薄弱的一點,以自身之堅攻敵之弱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如果單單如此,兩人最多也就是掙個不相上下,和之前與謝瑜鬥法的結果仿佛。
不過這一次是在兩部十界金剛胎藏曼陀羅大陣當中,遮蔽了旁人耳目,陳浮生無須擔心有人看去了自身的隱秘,一切手段都可以盡情施展出來。
再加上這石精算起來也是敵手,陳浮生與他自然也不會同謝瑜一般隻是切磋一二,點到為止,下手的時候可要狠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