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呼口氣,陳浮生掂掂手中那顆緩緩旋轉的金色圓球,在其中,那簇火苗紋絲不動,靜靜燃燒,看起來沒有絲毫侵略擴張之意,然而陳浮生神色卻是沒有絲毫輕鬆。
他能感受到,在其中,有一股力量正自萌發膨脹,一旦等待積蓄完畢,到時候就是洪水決堤,一瀉千裏,無從阻擋。
最讓陳浮生感覺棘手之處在於他能感受到這簇火苗中孕育的那股人道意誌正自緩緩滲透進入佛光當中,更易其性質,強行轉化。
陳浮生緩緩搖頭,暫時停下動作,他連續調用了七八般法力,卻是沒有絲毫作用,反而在其中的人道意念作用下,盡數擊潰,化為無用,反過來被火種吞噬壯大。
不過陳浮生對此早有預料,倒也不是特別失望,另有手段應對,如此也不過是想要多加試驗一番這火種的特性而已。
————
“來!”
陳浮生一聲清喝,仰頭向著識海上空看去。
幾乎陳浮生抬頭刹那,就見陳浮生識海之中,天幕驟然裂開一道縫隙,然後不斷擴大,陳浮生身後萬千絲縷編織成繩,紛揚而起,繃直如鎖鏈,探入其中。
未及,有一物從天外經行而過,在相思繩的牽扯下被從那處孔洞強行拖曳進來,速度越來越快,越放越大,撕裂大氣,帶起一片火流炎光,宛如流星般從天而降,向著陳浮生當頭壓下。
恍如末世。
砰然沉悶一聲。
神念顯化的大地猛然震蕩,表現出來,則是陳浮生意識化身上如冰裂瓷器一樣憑空浮現觸目驚心的繁密裂紋。
隻是陳浮生表情卻絲毫不見苦楚,反而痛快異常。左手從這尊吞納五色氣數將之提煉吐露為絲縷浩然白氣的古樸大鼎表麵摩挲而過,感受上麵未散猶存的熱意,右手順勢一擺,包裹著人道火種的的佛光圓球便自穩穩落入大鼎中央。
隻是微不足道一團光球,一道火種,卻好似重逾山嶽,生生將一界氣運,不知集結了多少生靈願力所化幾乎要溢滿出鼎的人道龍氣壓的中央向下塌陷開來。
而在佛光隔絕下的火種在感受到禹王鼎中的人道龍氣後,亦是猛然大放光華,赤光,白氣兩相排斥,而又隱約有相互融合趨勢。
看著火種暫時性地真正平靜下來,陳浮生長吐口氣,全身放鬆下來,法力湧動,禹王鼎中浩然白氣逆行上湧,然後,在陳浮生體外化為一身堂皇冠冕。
五指如鉤,陳浮生被浩然白氣包裹的手掌破開佛光,向著最中央的那粒火種緩慢而堅定不移地探去。
去時極緩,回來時卻是格外迅捷,白光一閃,佛光金球彌合如初,中央火種看似毫無變化,不增不減,隻是陳浮生指尖,卻有絲縷赤紅色澤一閃而逝,細不可察。
如果不是陳浮生身懷禹王鼎這件人道功德之寶,而那件洞天法器又為之提供了堪稱浩瀚的氣運願力,以人道之力對抗人道之力,這一次被人道火種侵入識海,就要真正地吃上一個大虧。
其他的倒也罷了,陳浮生最為畏懼在於兩者,這位赤帝乃是應天命而成帝位,火德證道,這粒火種中亦是包含有其一絲道法精粹。
偏偏陳浮生是以水行作為入道根基,哪怕在他開始著手修行九轉玄功也沒有改變。
脫劫級數,便是要以自身法力勾引心魔,天機,內生劫數。
對於陳浮生而言,最易,也是最為艱險的便是心火劫。
一旦他鎮壓不住,讓這人道火種牽引其法力自行演化,有極大可能會使得他第三重劫數提前降臨。
本來他底蘊雄厚,就算再度過幾重劫數也不是太過困難,隻是陳浮生沒有十足把握做到盡善盡美,這才有意壓製自身道行法力。
但這粒從赤帝化身出得來的人道火種若是激發,威力凶險必然比陳浮生之前預料得強烈十倍,百倍不止。
與之相比,陳浮生的底蘊就顯得有所不足。
更何況,就算他洪福齊天,撐過這一局,說不得也會被火種中蘊含的大道真意強行擊潰心誌,乃至改易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