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小劉大夫的信譽擔保,劉家姑姑在離開尼姑庵兩日後,就進入林府坐診了。再給老太太把脈後,一番說辭下來,甚至彌補了小劉大夫沒有說到位的地方。老太太敲板定下來,劉穎就留在林府,專為林府女眷診醫了。
這算是搶了自家侄子的工作了,可小劉大夫卻很高興,他終於從林家解放出來了。他是有誌向的男人,立誌於懸壺濟世的高醫的,拘泥於一府何時才能到達目標。就這問題,劉家老爺子和老劉大夫已說過多次,可當時無奈沒有接班的人,不好向林府交代。現在有自家姑姑,好了,小劉大夫隻要按時給林老爺診脈就可。且這半年來,林老爺許是又要添兒子的好心情,忙著外麵加上擔憂家裏,身體都沒生病,這是越來越強壯的節奏啊。
劉穎新上任,也決心拿出真本事讓林府主子心服口服。老太太舊年沉屙,年紀又大了,雖不甚康健,但並無大的影響,安養為要。就給老太太開出藥膳,包括吃食喝的各方麵,又針對老年人覺少易醒的的特點,還列出助於安眠的香料等。林夫人雖然年輕,但卻有胎帶的弱症,又因多思多慮,鬱結於心,且平常已是補藥都比吃的飯還多,有句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這常年積累下來,實是有些麻煩。就建議林夫人停掉補藥,換成劉穎開的藥膳,藥補不如食補,另外每日多去花園走走活動下,保持心情的愉悅開闊才好。
林老太太接了藥膳單子,立時吩咐給身邊的嬤嬤丫鬟,每日吃喝就照這個來了。賈敏麵上也是欣喜接了單子,藥膳吃著就好,卻並不需要停掉補藥。她賈敏是打從會吃飯就喝著補藥,這麼些年,早就習慣了。且這劉穎的醫術究竟多高,還未知,就是再高還能高過皇宮裏太醫?她現在喝的補藥單子,可是娘家母親請太醫開的呢。乍然間停掉補藥,她若是出了什麼不好的,劉家一門也賠不起。
劉穎這十來年,讀了不少佛經教義,雖然沒得道成佛,可卻也心竅玲瓏通達了。看出林夫人的敷衍之意,本著大夫的責任感,還想再勸一勸。可在想到林夫人看著就是心氣高的,自己決定了的事別人勸說也白搭,她還是省省口水吧。且她之所以被請來,還是因為吳姨娘,老太太給的囑托,也是三句不離吳姨娘,她還是專注於吳姨娘母子均安的好。
劉穎不用把脈,就看吳姨娘粉嫩的膚色,有活力的勁頭就知道狀況很好。交談幾句,再叮囑幾句醫囑,也很是信服並表示一定配合。這樣的病人最討醫生喜歡,劉穎當時就在心中暗歎,這姨娘如此乖順,怪不得討林家老爺喜歡呢,就是我,也很喜歡了。
吳謹語錄,當然要配合啦,這是攸關自己的小命呢。空間雖能保證身強體健,可生孩子這事還得有技術呀。即使在別人眼裏她是熟練工了,可她確是新嫩嫩的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