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就是林如海的二師兄沈宗源了。別看他現今隻是一家學堂的教書匠,可是沈宗源是江西沈氏家族在京城的代言人,沈家可是枝繁葉茂,能人輩出的,就是沈宗源的親祖父當年也是做到太師的,沈師兄的能力可見一斑。況且,在京城收徒當師傅,可不是隻要看學生資質人品就夠了的,往往還要關注時政,清楚各家各戶的背景站隊等等事宜的,所以沈宗源對於朝政時局的變換也是了如指掌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沈師兄與他,就跟親兄弟一樣可信賴的。
林如海對沈師兄的問話,一一回複解答,最後總結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沈宗源問道:“若是太子與皇帝之意相背,你聽誰的呢?”
林如海沉吟半響,說道:“太子雖是一國儲君,可說到底也隻是儲君,太子也須恪盡臣責的。”
沈宗源皺眉,又搖頭歎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深覺小師弟雖已宦海沉浮多年,可因為太順遂了,還是年輕時那樣天真單純。
林如海卻恍惚間覺得似乎又回到了求學生涯。也是二師兄提問,他作答,回答錯了,或是讓師兄不甚滿意,師兄也是這樣苦大仇深的看著他,他每每都覺得自己其實是塊不堪造就的朽木的……
沈宗源歎息完了,還是要給師弟詳細說明此時混亂的朝政時局,希望他家純真的小師弟能夠頓悟:他的方式太簡單粗暴了,不適應現在的情況啊。
林如海一邊聽,一邊卻暗歎,他師兄還是當年那樣,像是對待當年還是懵懂少年的他。他家師兄從不直接告訴他,他哪哪不對,哪哪不合適,他得改成這樣等等,就是把所有的事都攤出來給他看,要他自己找答案,找方法,找出路……
當年,有時候,林如海腦子就跟犯混了似的,就是想不出正確結果,猜不到師兄要的答案,急的連撒嬌賣萌都用上,隻求師兄別難為他了。可沈師兄就是堅持不說,就是讓你猜,猜不出來他還生悶氣。林如海……
不同於這邊兩師兄弟的肅穆,沈家兒童區卻是一派嬉鬧歡樂。沈釗作為沈家的長房長孫,對於接待小客人已經很少熟練的有他自己的一套了。首先,大家先要交流一下,要是談不攏說不到一起去的,就拿出玩具,大家各自玩耍吧,他有在旁陪著也不失禮。若是能說到一起去,那位小客人還挺和他眼緣,那皆大歡喜,大家一起說笑做遊戲。
從正堂到兒童區域隔著一個院子,還是有挺長的一段路的,尤其是對這幾個學齡前兒童,堪稱漫長的了,當然這也足夠讓沈家的兄弟們與林家的兄弟們,大概了解了對方的性情,且還能聊得非常愉快,且還已經互相欣賞起來。當然啦,都是出自家風正派的貴族之家,都有經過初級普及教育,互相能聊一起去,簡直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