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1 / 1)

吳家兩老震驚的是:兒子眼界如此之高,縣丞的閨女都瞧不上,氣憤的是:兒子不知父母的苦心,疑惑的是:兒子莫非有了心上人?

可是不管吳家兩老怎麼苦口婆心的勸說,吳訊隻說:不同意。再多問幾句,他就說,他現在不急婚配的事,至少也要等他考中舉人後再提此事。其他的話,是再也不說了。

吳家兩老還從未見過兒子這樣倔強過,就認定吳訊在外麵有意中人了,還特意找來吳家大哥來勸說,以為這哥倆的兄弟情能讓吳訊交出實底。可吳家爹娘忘了,他們家大兒子是憨厚實誠,他的心眼能有小兒子十分之一的多就不錯了,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吳大哥铩羽而歸不說,還被自家小弟說的倒戈相向。於是,此事就僵到這兒了。

可那邊人家媒人還在催問結果呢。要按照吳劉氏的意思,那是絕對十分滿意的。她總覺得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的,就是小兒子當上舉人老爺了,婚配這樣的家世也是他們吳家燒高香了的,所以就很不舍得說出拒絕的話。

可媒人問的又急,猶豫不決的吳劉氏情急之下就撒了不是彌天的大謊:“前段時間他姐姐來信還提到過他的大事呢,我就怕他姐姐在京城那邊給說了人家,所以,您看看,能不能給我點時間,我去封信問清楚,要不然……多對不起曹家啊。”

媒人也覺得這事還是問清楚的好,要不真定下來了後才知道那邊還有一個,那自己可沒法向曹家交代了,於是很是大方的應了。

吳劉氏原本隻是拿件事來拖延一點時間,好讓自家豬油蒙了心的小兒子轉轉心意的,可這一說完,也覺得去封信詢問下閨女也不錯:小兒子對他姐姐還是不錯的,許是能聽他姐姐的勸說呢。

按說吳謹怎麼著也算是出嫁女了,所以娘家兄弟的婚配問題也隻需被告知最後的結果就可以了的,可現在吳家人對吳訊的婚姻問題出現了分歧,所以這是就被捅到了吳謹麵前。其實也不是讓吳謹給拿主意,主要還是看林老爺是不是有什麼看法。

吳劉氏或許還沒這想法,吳爹倒是真有了:他的這個便宜女婿做的官大,許是還能給介紹更好的人家呢……

吳謹也很頭疼,婚姻大事呢,這古代還不流行離婚,這麼大的事她就沒遇到過好嗎,所以很自然的,等自家男人回來後,就與他說了此事。

要說吳爹還是蠻了解自家閨女的嘛,看吧,吳爹的預期這就完全達到了。

林如海對吳訊的期望值還是挺高的。倒不是說吳訊學識有多好,而是林如海看出來吳訊非常的靈活,有悟性,一點就透,不僅會來事也會做事,且又不給人一種鑽營之感。這點在官場上很重要,君沒看多少才華橫溢的大才子們就是官路不順嗎,反而是那些學問一般般的人卻是仕途光明官運亨通……

所以林如海給吳謹的答複就是:一個不知是好還是歹的八品官員的閨女,吳訊既不願意也就算了吧。

吳謹覺得非常有道理,她就說嘛,爹娘從始至終都沒提那位姑娘的人品如何,這多不好,怪不得吳訊不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