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職業性眼病及其預防(1 / 2)

第一節職業性眼病

職業性眼病已被列入國家規定的職業病範圍,它包括: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職業性白內障。

一、化學性眼部燒傷

(一)堿燒傷

由於堿燒傷重於酸燒傷,所以遇堿性物質時應十分注意。常見的致傷物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氨石、石灰等,這些原料和物質,在鄉鎮企業中引起的眼部燒傷也常見。

燒傷過程:堿性物質與眼組織接觸後:使眼組織脂肪皂化,蛋白溶解,引起組織液化壞死,還可繼續向深層滲透,造成眼球內部損傷。動物實驗證明,高濃度的堿性物質,能引起角膜上皮脫落。重者可致白內障及繼發性青光眼,及眼球萎縮,故堿性燒傷一般較酸性灼傷嚴重。但重度的酸灼傷亦能引起失明。

(二)酸燒傷

酸有無相酸和有機酸,有機酸中以三氯醋酸的腐蝕力較強。酸性物質與眼組織接觸後使組織蛋白凝固,形成假膜,因此,可阻止剩餘的組織深層滲透,故一般酸性眼燒傷較堿性眼燒傷為輕。

(三)有機及無機化含物燒傷

隨著鄉鎮企業的不斷發展,大企業(多是國營企業)轉移到鄉鎮企業中生產的有害物質也在增加,有機化合物如醇、醚、醛,無機化合物如氨、堿、氰、汞、砷等,均能引起眼部燒傷。而燒傷的程度取決於化學物質的性質、濃度、接觸時間的長短和存在的形式等等。

(四)臨床症狀

眼部低濃度的酸燒傷引起刺激症狀,如疼痛、羞明、統淚、結膜充血、水腫、角膜上皮脫落。高濃度的酸堿燒傷時,除上述症狀外還可致角膜、結膜壞死,角膜水腫混濁,潰瘍,甚至穿孔。如侵及眼珠內部,則有前房化膿、白內障、繼發青光眼、眼內化膿直至眼球萎縮。

(五)處理與治療

一旦發生眼部的燒傷,首先,應注意在現場用水衝洗,以衝去。組織表麵和結膜囊內的殘餘化學物質。第二,中和、衝洗,清除殘留化學物質,堿性燒傷可用硼酸水(石灰燒傷例外),酸性燒傷用3X碳酸氫鈉溶液衝洗。第三,粘膜移植及止痛。第四,防止感染和促進愈合,應用抗菌素維生素、散瞳等。第五,嚴重病例酌用抗菌素以減少滲出,防止粘連,減少新生血管和肉芽組織形成。

二、電光性眼炎

電光性眼炎是眼部受紫外線照射所致的角膜結膜炎。電焊作業人員及所有從事接觸紫外線輻射的作業人員皆可發生。如電焊和乙炔焊接或切割等,燈和水銀燈製版或攝影等,紫外線燈消毒或檢查、檢修高壓電時有短路火花發生的工作等作業。

(一)病因

紫外線小劑量照射對人體有益。大量照射產生抑製作用,使細胞分裂受抑製,隨後腫脹死亡。因角膜和結膜對紫外線的耐受力比皮膚低,皮膚紅斑劑量的3/4即可引起紫外線角膜結膜炎。角膜和結膜上皮水腫和脫落,結膜紅腫。

(二)臨床表現

電光性眼炎一般在臨床上分四個階段,即曝光階段—潛伏階段、發作階段、恢複階段主要表現有眼部異物感、灼熱感,並出現劇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角膜上皮脫落,熒光素染色陽性,彼大鏡或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呈細點狀染色或有相互融合的片狀染色,並可見到上下眼瞼及相鄰的顏麵部分皮膚潮紅、結膜充血或伴有球結膜水腫。診斷時應結合上述表現,但必須根據眼部受到紫外線照射的職業史和以雙眼結膜、角膜上皮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參考作業環境調查。在職業史方麵要特別注意電焊工作業環境,尤其是多機聯合作業,可使電焊工,電焊輔助工以及同車間其他人員的眼部受到大量直接或間接反射的紫外線照射,要綜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結膜角膜上皮的損害(如化學物質所致的淺層點狀角膜炎)方可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