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曆58年(自從人類在公元2549年跨出太陽係,正式進入銀河係,開啟星際時代之後,“泛太陽係聯邦”宣布更改紀年曆為銀河曆),由太陽係聯邦組成的銀河艦隊在跨越近60年的時間後,銀河艦隊進入了離太陽係最近星係,距離地球約4.2光年的半人馬座α(阿爾法)星係。
銀河曆63年,銀河艦隊在半人馬座α(阿爾法)星係三大恒星之一“比鄰星”的第三顆行星建立了第一個遠程基地,以此作為探索係外生命的跳板。此後近百年,大大小小數百個基地或者太空城建成,遍布半人馬座α(阿爾法)星係大部分行星和衛星,第一代星際移民也就是銀河艦隊軍人的子孫開始在遠離地球、遠離太陽係的陌生星域繁衍、探索、研究。銀河曆97年,“泛太陽係聯邦”授權銀河艦隊建立第一個係外行省——三陽行省。
銀河曆136年,三陽行省科學院聯合泛太陽係聯邦科學院,利用在三陽行省發現的新金屬元素以及新能源建造出第一艘亞光速(半光速)飛船,至此從太陽係到三陽行省的路程縮短至7年左右。此後數百年間,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飛船不斷提速,甚至接近光速。
銀河曆173年,”宇宙通訊大爆炸“理論由著名物理學家、通訊學家劉撰教授(銀河曆101年—銀河曆266年)提出,劉撰教授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了比光還快近萬倍的”夢幻粒子“,又稱銀河粒子。此後十餘年,在經過數萬次實驗後,劉撰教授和他的團隊終於將這一理論化為現實,並以此與泛太陽係聯邦合作成立銀河通訊集團,從此星際間的通訊不用以年來計時。
銀河曆198年,根據三陽行省的要求,泛太陽係聯邦開始第二次星際移民。因亞光速飛船的出現,此次移民規模增大,曆時30年共移民800萬餘人,充實了三陽行省對人口人力的需求,使得科研探索人員得以從生產中解放出來,開始對半人馬座α星係進行全麵的探索、測量。
銀河曆332年,“泛太陽係聯邦”正式改名為“泛銀河大聯邦”,並於銀河曆370年將聯邦首府從月球遷移至三陽行省最大的一顆基地行星——天都。至此,人類世界的中心轉移,供人類生存數百萬年的地球和人類崛起跳板的太陽係逐漸落幕。
銀河曆365年,在“泛銀河大聯邦”的組織下,數萬個由官方、財團、民間組織和個人團體組成的宇宙探索分隊,從聯邦首府天都星出發,開始了第二次宇宙大探索。這些分隊有的衝向半人馬座星係的深處,有的駛向其它星座,更有的往奔向銀河深處,這一年被曆史記載為“星際大航海”年。
星際大航海時代至今持續著,每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探索者離開家人或者帶著家人向著星海駛去;每年也有許多發現傳回聯邦,也許這些發現傳回聯邦已經是幾年幾十年甚至百年以後了,但是這些珍貴的發現不斷的使人類文明向前進;當然,更多的探險者進入這浩瀚的星海後再沒有了音訊,然而在星際航海靡行的年代,有誰會記得他呢。
星際大航海不僅給人類帶來了財富,使人類對宇宙對銀河更加了解,同樣將人類的文明帶往了星河各地,或許會發現其它文明,或許會產生文明之間的碰撞,這又有誰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