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會後,矮水村前所未有地動員起來,許久未響的大喇叭也恢複廣播,得到消息的村民先是驚惶,再是慌亂,然後急急聯係親戚,很多人大包小裹,搬家似地往南村轉移。
這不是村民們輕信愚昧,矮水村本就偏貧落後,作為矮水村多年來唯一大學生,又在大城市做“大事情”,李都平幾乎是村裏標杆人物,何況德高望重的老書記、與李都平有仇的韓家人都已行動,誰還能不信?誰還敢不信?
李都平父母這才知道兒子回家的真正目的,孫玉秀揪住兒子一通問,然後慌慌張張去北村通知娘家,再幫聞香搬家。李家人大多住南村,李本厚留下收拾房間。李都平和李鳳火招集本家親戚,安排夜間警戒和增援事宜。
中午時分,李都平謝絕本家長輩的午飯,去北村找邵芳。忙活一六十三招,說到底,別人都是順便,邵芳才是他牽掛的關鍵。
…………
邵芳這天沒做豆腐,難得多睡會,但也沒睡好,因為眼皮老跳,所以還是起炕了。
窗外刮著風,屋裏沒點燈,邵芳披衣坐在昏暗中,有點落寞地抱著雙腿,下巴擱在膝蓋上,嬌俏的臉蛋寫著多情憂傷,心事重重。
邵芳從不悲歎命運,覺得很滿足,雖不能一起,不在身邊,可心裏有念想,也被念想,她一樣覺得幸福。女人一輩子圖啥,有貼心男人掛著,有親生兒子,還有啥不滿足?
昨夜在小炕說話,燈光愛亮不亮,像月光圍著,邵芳心裏忒美好。他說有對象了,邵芳很是為難,可還是和盤托出了。
送狗娃進城念書,這想法由來半年了。狗娃快七歲了,快到明白事的年齡,和村裏孩子一起玩,常被罵很難聽的話,再傻呆呆回家問她。她沒做錯什麼,不怕人說,可沒爹已經很可憐,總不能讓孩子在媽媽的流言蜚語中長大。所以她決意把孩子送出,哪怕送到寄宿學校,有他關照,她再時不常去看看。
天還沒大亮,外麵響起頭遍雞叫,狗娃在炕頭睡得正香。邵芳沒著沒落,在兒子額頭親一口起身。微弱的光線透過簾縫,邵芳豐腴苗條的身姿若明若暗,她穿衣下炕,舉手投足透著健康成熟的女人氣息。
她打水、淨麵,然後生灶、燒水,再踏著露氣,把水缸一趟趟拎滿。水燒開了,邵芳在雞籠裏左選右選,精心挑了隻當年的小公雞。李都平中午要來吃飯,她想多燉一會,這樣早飯時,狗娃也能吃上兩塊,喝點熱乎湯。
邵芳幹活利索,一隻雞很快去毛剁好,燉進鍋裏。米飯蒸上後,邵芳喚狗娃起床,井井有條地為兒子穿衣洗臉。
天大亮,邵芳照顧兒子吃早飯。小家夥嘴饞,連吃六塊雞肉還要,邵芳心疼又舍不得,隻得又給孩子夾兩塊。她一塊沒吃,就著鹹菜,小心翼翼地用雞湯泡米飯。都說湯比肉有營養,她這麼做了,連燉雞的蘑菇和粉條都沒舍得吃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