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談完了,兄弟姐妹,小夥伴們,那麼也就來談一談自己的父母與長輩在自己的心中有什麼印象,或者客觀的去看待會有什麼了解和認知,又有哪些親疏,是的親疏,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是一樣有親疏之別的。況且,我們有些時候還不是最親近。其次是,人無完人,有幾個人能夠堂堂正正,或者說公正並且無私的對待後輩們關心關懷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首先很多時候想到的是自己,其次是各自的性格缺陷劣勢優勢,再就是人性的本質本真,所以沒什麼對錯,有的隻是各自的抉擇和所掌握的力量能力,僅此而已親疏有別,無論是誰與誰,而我心中更是如此對待,去認為認知,無論是誰,必然相互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然後是相互親近。
那麼首先談談父母,父親,不是將對錯,而是講事實,其次是講心裏話,講講心中的感受,和自己該怎麼麵對,怎麼抉擇。父親也許不是很出色的父親,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挺和藹的,至少不是那麼嚴厲,在家裏經常訓斥反而是母親,(⊙﹏⊙)b。父親一半比較縱容寬鬆的對待我,除非偶爾有出格的事情,或者偶爾犯錯發次脾氣說個什麼話,一般也會老老實實聽話,畢竟很少發脾氣,發脾氣一般來說都是講道理的教育樣子,所以相對也聽話一些。再就是覺得發脾氣的機會屈指可數,不太記得了,其次是,慢慢長大之後,也有了自己的意誌,學會了對撞,也可以慢慢熄火的講講彼此意見,雖然沒什麼好的效果,但是也能夠讓父親略微明白接受下我的意誌。
其次是平常也許一樣,父親也是有點懶惰,或者說一樣的內向不太喜歡去求人辦事,也就是說不太喜歡那種對人情世故做得很好,能不找別人就不找別人做事情,尤其是父親還會一些基本的水電隻是,懂很多東西,雖然隻是皮毛,但是平常生活卻不需要別人做什麼。隻是懶惰的話也其實很簡單,有了好的簡單的生活,然後沒有太大的追求,或者文化程度也不高,確實不知該如何去做,也不能強求不是,所以平常也是一樣的簡簡單單工作,然後休閑之時娛樂一番,下下棋打打牌,玩耍一番,而且如果真的去做太多工作未必能有神馬收貨,而且也擔心年齡大了,力不從心,畢竟沒必要,那麼辛苦,所以總的來說,還行,沒什麼太大的不妥,隻能說是普普通通罷了,偶爾相對起來貌似還是一種幸運一些。之所以感覺父親有點懶惰或者不是那麼有追求,是在於平常工作之時,偶爾聽別人說道一些問題,才知道,慢慢的生活壓力發展,不斷地侵蝕周圍的生活,而我家裏確實沒什麼太多的存款和財富,那麼深深思考之後才知道,父親是基本的農民心態資本,也許曾經有些錢,存在銀行,張了些利息,但是,時間久了,卻是貶值了,沒什麼意義了,如果有些追求或者想法,也許能夠在當時把房子休整一番,或者做些什麼也可以,花出去總好過貶值的樣子,但是仔細深思一番,才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想法,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文化程度,無心之失,也是無奈之舉,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機緣的。所以沒什麼好糾結的。總的來說,也就是,性格心態相對還不錯明事理,然後就是有些基本的一些自我摸索的生活技能,但是卻全都是皮毛,不太精神,而且也確實一樣有那份實在老實的傲氣,也一樣有追求,隻是,無能為力罷了。無可奈何,隻能看我這下一代了。
談完父親,談談母親,母親的話,也許因為她的一些陋習,從小對我缺乏一種母親的嗬護,也有,細細體會還是能夠明白和懂得的,隻是在年幼之時什麼也不懂,去談何感受母愛,能感受到的自然是需要直白能夠讓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東西,但是平常母親卻疏忽了這一方麵。而且經常展現的是嘮叨的一麵,而當一個人開始嘮叨的時候,卻不懂得審視自身,那麼矛盾就會很容易出現,比如頂嘴啊,比如置之不理,總而言之,是讓人感覺不到太多的柔和善意,更多的是咄咄逼人和自以為是,所以總歸是有點對母親不喜歡的,但是慢慢長大之後,也會思考其實母親也是對你好的,隻是很多時候需要你去慢慢發現,再就是人性的一些東西,也許自私也許惡劣,但是有些東西是不變的,也許好心變壞事,但是總歸是對你好,隻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罷了,這就讓人糾結了,畢竟小孩子從小需要的就是關懷和一些東西,但是卻反而讓我去慢慢發現和給予母親一方麵的寬容,而且在偶爾沒怎麼明白的時候,總是覺得,母親拿自己當出氣筒,不斷地打氣,再打氣偶爾氣不過,真真是想要有些暴虐的措施,或者什麼,但是怒過之後還需要考慮後果,比如父母之間的關係,再比如無心之傷,比如母親的笨拙智慧,有點小氣一些方麵等等,或者有些各種對未來的夙願追求擔心等等。反正慢慢發現也懂得,有些東西,其實我也想要做好,但是,事與願違,誰願意,無可奈何啊,所以雖然偶爾也會因為生氣氣憤,但是對母親,或者對父親都一樣,無可奈何,隻能惹不起躲得起,在有些事情上,去避免衝突,去沉默,或者能訴說就訴說心裏話,不能說的話,就沉默在心中,做好自己,即可,明白父母為什麼那樣做就行了。父母,雖然是偉大的,但是也是自私的,你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