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十七、何為無情(1 / 2)

何為無情,何為有情,其實無需在意,問心無愧,隨心所欲即可,有屬於自己的追求原則,底線明白自我即可。我來講一講一種名為無情的東西,一種屬於自我的認知,在很多情況下的無情其實未然無情,隻是看你自己怎麼認知怎麼抉擇。

不要被,所謂的無情,所指責,所恐嚇。無情有情我們心中要明白,要懂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有一個明明白白的心。了解自己。

談到無情,那麼談一談我們經常遇到的無情之事,或者說能夠接觸到聽到的無情之外相。誰也不能去絕對的指責別人無情,因為事無絕對,人與人也是相互的。

首先,談一談對於父母的一些抉擇與看法,比如在如今言論信息自由,自由到爆炸的一些信息之中,不乏一些家庭暴力,一些各種隱藏在暗流之下的躁動,與人性陰暗一麵,由此可以了解到,人,或者說,父母,其實也是一樣的普普通通的人。有好有壞,有優秀的亦有自顧不暇的。並非需要父母多麼的偉大,其實有的時候需要的也不多,就是很簡單的對於弱小的孩童的一種養育保護教育罷了。而我所說的冷漠無情,其實就是一種過於理智,過於淡定的對待任何人的一種看法。

比如,對父母首先拋卻身份問題,以普通朋友的角度去考究這個人,人如何。其次是,根據,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去相處,當然,也不是讓你囂張的忽視了父母的身份,而是懂得去以一個朋友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來處理問題,最起碼維持一個客觀的理智的對錯善惡,人無完人,何況是我們的父母,一樣的會犯錯,而我們需要的隻是在他們做錯的時候,也能夠去理智幫助他們改善,或者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因為我們的成長注定了有了思想和自己的私欲,自然會因為彼此的方向問題而發生衝突。而當我們發生衝突的時候,要學會理智克製,更理性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遷就,過於遷就之後也許會犯更多的錯誤,而那時候又有誰去遷就父母與我們呢,所以很多時候,看待很多問題的時候,會更理智,接近無情的去考慮問題,或者最終抉擇,而這是無情麼。

而談完了麵對父母的那一份無情理智之後,那麼在談一談麵對生死的一種無情冷漠。而這種冷漠怎麼去看待呢,我記得家中有老人過世的時候,我在哪個環節之中,那個場合之中,心中很是淡漠冷靜一種很淡然的處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比如,當時想起老人之時雖然心中略有不舍,但是對於老人的去世,心中卻沒有那麼深刻的觸動,隻有淡淡的惋惜,而當時心中還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老人過世了,看著身周的人,我是不是應該也有一些更深刻的悲傷,或者淚流滿麵去感觸一番呢,當時在略顯淡漠的在思考問題。

而當有過這些場景感觸之後,在隨後的日子裏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聯想與思考,也明白大概為什麼,卻也略感惶恐,但是最終也沉積心中。比如,首先想到明白,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總有一死,所以無需太過介懷,隻需要去珍惜眼前,珍重現在就好,而至於已經逝去的,我們緬懷過去一番即可,也不必太過傷害自己的過度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