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後(1 / 2)

(第一更,抱歉評論實在有些影響心情,我想這位書友可能理解有偏差,這書絕不是為某族某朝招魂洗白,如果是的話絕不會有第十三章,隻是想通過一個穿越者的眼光,回到中國帝製時代結束前最後三年,看看到底是什麼將其送入了墳墓,至於主角選擇這樣的身份設定,純粹是為了方便和權謀考慮,關於小說的內容走向歡迎大家夥隨時和我交流討論,如果實在不喜,抱歉滑瀝瀝隻能說一味不能爽百口,永遠感謝每一位書友的理解和支持,謝謝。)

“看清是誰了嗎?”

“回太後的話,好像是個叫良弼的。”

“良弼?說了些什麼?”

“隔得太遠,他們說的什麼奴才們沒聽清。”

.....

“沒聽清?要你們有什麼用!”

突如其來的嗬斥聲,如同一道晴空霹靂般,在耳邊轟然作響,太監們趴在地上的頭擱得更低了,一個個噤如寒蟬般,口中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

“奴才無能!請太後恕罪!”

說完就是一道道沉悶作響的磕頭聲,腦袋砸在地板上都是實打實的,生怕降罪下來,他們的腦袋不保連磕頭的機會也沒了,一個個都是十分賣力,說來也奇怪,主子的最近脾氣可是越來越大,動不動就是摔著摔那,按道理主子晉封了太後,確實應該高興啊,可怎麼一天到晚都是坐立不安的,一幫惹了大禍的太監們誰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身上的冷汗直冒,太監們小心翼翼的抬起頭來,用最細密的餘光打量著帷幔後的那個朦朧的人影,良久,才聽見一道冰冷的嗬斥聲。

“你們都退下吧!”

一個個如釋重負的喘了口氣,太監們站起身來,用最快的速度退出去,大門被輕輕合上,屋子內重新被灰暗籠罩。

在那道帷幕後麵,站著一道蕭索的人影,此刻,她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麵前明黃色的太後禦衣上,一束亮光從窗戶的狹縫中投射進來,那件曾經代表著無上權力和尊榮的衣服反射出充人眼球的光輝,她久久佇立,手輕輕在撫在上麵,一寸寸的摩挲,放佛要和自己融合一體。

穿著一身素色的常服,頭發在腦後自由披散著,一幫宮女恭敬地站在麵前,等待著為午覺後的主子梳洗打扮,但是一連串的壞消息接踵而至讓她完全提不起心思,在大發一通脾氣之後,頭發甚至有些淩亂。

自從搬進了長春宮,更高的禮儀規格和最優越的生活待遇並沒有讓這裏的新主人隆裕太後有半點喜悅,相反,這位年輕太後就仿佛時時刻刻活在噩夢和陰影裏,日子過的沒有一點換是,至於這噩夢的源頭,就是那位代君攝政,奉命監國的大清攝政王。

一個月前,大行皇帝和大行皇太後先後駕崩,丈夫和婆婆的死去沒有讓隆裕流露出哪怕一點點的悲傷,相反,卻有一種病態般的暢快感,在那段充當大清國皇後和大清國第一兒媳的日子,她的寢宮宛若冷宮,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就是她那位高高在上的姑媽兼婆婆,她沒有辦法忘懷1889年的那一天,一聲命令宣她入宮,人生就此改變,皇後的寶座還未坐穩,之後的遭遇讓她如夢初醒,似乎隻是權力機器上一件不大趁手的劣質零件,可以隨手拋棄。

正是因為這樣,再聽到那個女人死去的消息後,隆裕油然而生一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輕鬆,時光仿佛恍恍惚惚又回到了50年前,太後垂簾與皇叔執政雙軌並行的時代。不過她又錯了,時移世易一切都變了,隆裕不是慈禧,而載灃也不像奕那樣聽話,在這一刻她才終於明白自己的命運,光緒皇帝傀儡一生,而她連做傀儡的資格都沒有。

“老佛爺啊老佛爺,我就這麼不招你待見。”

長長的指套在太後衣冠的領口處停下,色厲內荏在她的臉上也一點點的褪去,她所有的念想都隨之慢慢枯萎,輕輕的歎息在房間裏緩緩回蕩著,無預示著她那至高無上卻形如擺設的憤懣心情。

這些充滿戲劇化的表情,統統印在一旁的小德張眼裏,懂得察言觀色的他,知道怎麼樣把握住向主子獻殷勤的時機,作為長春宮四處八司大總管,他是隆裕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