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栽活以後,保養分重要,否則就不能成為觀賞物,還有變成枯枝的危險。樹樁盆景的保養包括澆水、施肥、修剪、換盆等工作。它與盆栽花卉的保養顯然不同。例如水肥的澆灌要適當控製,防止樹樁徒長,擾亂樹形。特別是那些基本成形的樹樁,肥、水的數量隻要基本滿足就行了,過於充足的水肥使樹樁生長過於旺盛,就會失形。因此,樹樁保養的要點是保持樹形。那麼,樹樁的水肥該怎麼澆呢?這要根據不同品種的樹樁分別對待。例如杜鵑、鬆樹類、珍珠黃楊等,原生長在高雲霧中,具有喜歡濕潤的特性,因此,除了適當澆濕培養土壤外,可以用水噴灑樹葉,增加葉的濕潤,使葉色嫩綠,增強觀賞效果。又如五針鬆等針葉類樹樁,比闊葉樹種的樹樁需水量少得多,就應控製澆水,以保持微濕不於死為宜。還有的常噴水隻會造成枝葉徒長,影響開花和美觀,如梅88小家養花樂燮樁、石榴、臘梅等,更要少澆水,尤其是葉上。誠然,樹樁枝葉一點不長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經常修剪,按照樹形構圖的需要,采取適當的摘心抹芽、摘葉等園藝手段,以抑其生長,完善樹態。換盆用不著年年換,小樁景2、3年換盆1次,老樁景隔5、6年才換1次。換盆時應注意樹樁與盆的色彩、形狀、大小相協調,比例適當。樹樁盆景一般盆淺土薄,有的盛夏要注意遮蔭,有的冬天要及時防凍。
一般說來,隻要栽種季節適宜,大多是容易種活的。
栽種樹樁盆景,首先要學會樹樁的挑選工作。仔細觀察其根、枝各部是否新鮮,其次是購買樹樁時要講究天時地利,盡管樹樁一年四季都有賣,但實際上隻有早春季節栽種最易成活。除以上兩個關鍵外,樹樁能否成活還要在善種善養上下功夫。要點為:一應精細修剪,將無用的老粗根、雜亂無章的枝條、主幹與主枝權適當截短。二應合理種植,新種植的樹樁覆土可高於根部。對於成活較難的樹樁,上盆後應將樹樁連盆一起埋植於避風溫暖的泥土中,以接受地氣之利,直到清明後,樹枝發青萌芽時再出土,這樣可避免失水與受凍。三要經常噴水,不使樹樁的枝條表皮幹燥,促使枝條發青萌芽。至於盆土,不宜太濕,應略偏燥,保持土層鬆軟,才有利於促發新根。
樹樁盆景,要放置溫暖濕潤通風處,夏季應避陽光曝曬,放置陰涼處,早晚有1次日照即可,因為新做樹樁盆景,其根嬌嫩,加之枝葉受傷,曝曬後容易致使枝葉供養不良,造成枝葉幹癟枯黃而不易成活。
葉片是樹木的重要部分,它給整株樹樁帶來了生氣,帶來了豐富的色彩,綠色也是樹木生命的特征。所以樹葉是樹樁盆景的主要觀賞對象,樹葉造型布局的好壞,不僅影響盆景的色彩,而且影響到整個盆景的藝術效果。
自然式的葉片造型靈活多變,豐富多彩,有的僅留一個時片,亭亭如蓋,片雖少,也不覺單調。也有剪成兩片的,似雄鷹展翅,白鶴起舞。有剪作3、4片的,錯落相問,交相輝映。還有滿樹葉片的,狀若雲梯、重翠疊碧,十分美觀。
傳統式,在蘇州又叫做“6合3托1頂式”。是指樹幹自然地曲折成6曲,約在每1曲的部位生出l樹枝,這種生出上下參差的3對樹枝,每1樹枝上的樹葉約剪紮成l片,這樣高高低低交錯分層的6葉片叫6合。在6個葉片後麵,樹幹間隙中,視線又易生3個樹枝,葉子也剪成片狀,此3片稱3托。l頂就是樹木最頂部枝葉剪成片狀。這樣樹木有l0個分層而生的葉片。
挖來的樹樁經過一段時間栽培,至秋季可以進行初步的修剪造型。
應根據樹樁的自然姿勢和加工創作的要求,需要的健壯枝條留在適當部位,而將枯枝、病枝、徒長枝、劣枝等剪去。
定枝後,根據需要的粗細與長度,摘去枝條頂端芽及葉片,並抹去枝上全部葉,這樣一方麵可以抑製頂端生長優勢,同時又可促使葉腋萌發側芽。
此外,還可采取吊、鉤、拉等方法,利用新生側枝的柔嫩性,因勢利導進行適當的造型。造型操作最好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
製作樁景常常遇到這種情形:應該有枝的位置不長枝。這就要用嫁接來人工補枝。一般有3種方法:
1.“丁”字枝嫁接法。“丁”字枝即一橫枝的分叉枝,成“丁”字形的枝條。先用鋒利刀在樹幹需“長”枝的部位,切成凹字形切口(切口大小看枝條而定),再把枝條的靠接部位切成凸宇三角形,枝幹和枝條兩邊切口嵌合縫宜緊不宜寬,有利愈合,要求雙方的形成層對準,壓緊固定,用塑料繩紮緊,要注意的是,別把切口周圍的皮層弄傷,以免影響成活。
2.移株靠接法。亦叫誘接法,、這是一種仿照自然界連理木形成的嫁接法,利於接穗與砧木各自的植株根係正常生長,提高接活率,常廂樹種是細葉福建茶接中葉福建茶。前者枝條為接穗,後者為砧術。靠接枝條粗細要差不多,、接法是:接穗植株與砧木植株兩者均選適當位置作接合口,各削去接合口枝條的近一半,互相對準形成層;如兩者寬度不等時,應使一邊形成層吻合,用塑料繩紮緊,待傷愈合完好後)即可將接合口以下細葉花母體株切去,母體的細葉茶枝條成為樹冠後,再將砧木的接合口外原枝條勢去,便可形成冠根共生的細葉隔建茶新株。此法還適用大元葉、大瓜子伢榆樹接靠細瓜子時榆樹的枝條;十堡香樹樁靠接細瓜子叫榆樹的枝條;l.裏香樹樁靠接九裏香的枝條等。
3.老樁芽接法。亦稱老樁交接法,就是采用生長較旺的紫色花紫薇老樁頭作砧木,嫁接紅、白色花紫薇為接穗,以提高欣賞價值。接法是:用修剪摘頂芽促使砧木植株,在較低的位置多出幾個分枝,待分枝已木質化時,把它橫向切斷,切訂中央向下直切長約3、4厘米的切口,然後在紅花、白花紫薇選一枝比砧木較小已成半木質的枝條作接種,躍約500~600米酉米並帶有2~3個芽位,在接穗的下半段兩邊相對地各削一斜麵,使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中,用塑料繩紮緊。此法還適用嫁接多色花杜鵑、毛杜鵑嫁接西洋杜鵑等。
一一般樁景都是直接將樹樁種在盆土裏,它的製作和養護都比較容易,、倘若樹樁活像石卜生、石一樣,那就是別具情趣的附石式樁景了觀賞石的種類很多,但質地堅硬,不吸水的山石,一般都不采用,否則不僅不易加工,即使做成,養護也難,所以做附石式樁景必須選用易於吸水的軟質山石,如砂積石、蘆管石、浮石等。具體做法有兩種。
1.從山石的腰部或頂部向其內心部位雕鑿一個洞穴,雕鑿時盡量做到口小腹大如瓶狀,然後一邊徐徐放人培養土,一邊放人樹樁的須根並不斷攪動,勿使樁根蜷縮,要使根木的土密合,最後再對山石外形略作修改,並將山石底部修平。這時就可以把它放入淺盆中,一盆有山、有水,樹樁從山岩中伸出的水附石盆景就完成了。若是製旱附石盆景,則盆內不裝水而盛土,並可將山石上下鑿通,讓樹樁穿過石洞,樹根的一部分長在石洞的土內,根的多數仍在盆中生長。從外景看來,仿佛樹樁就是從石頭中長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