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紅色品種:名晶有掌花案、一品朱紅、種生紅、大胡紅等。
5.紫色品種:名品有大魏紫、大棕紫、葛巾紫等品種。
6.墨色品種:名品有生黑、煙龍紫珠盤等。
7.藍色品種:名品有遲蘭、蘭翠樓等。
8.綠色品種:名品有豆綠、嬌容三變、綠玉。
以上這些名品中,人們一般推薦掌花案、梨花雪和金輪黃為三大花首。
牡丹花色鮮豔絢麗,在青翠綠葉的扶持下,顯得雍容華貴,加之清香襲人,故而有“國色天香”之美譽。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而忌高溫悶熱環境,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它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不耐潮濕,忌栽植於積水的低窪處,若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
牡丹品種很多,根據花的色澤可分為白、黃、粉、紅、紫、綠、黑、藍等幾類,按花形可分為單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球型等,按開132小家養花樂受花早晚可分為早開花種、晚開花種、中開花種。
牡丹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繁殖,但用播種法繁殖要4~5年後方可見花,嫁接法因技術性較強,若措施不當,接活後也難以順利成長,所以一般多采用分株法。
栽植時間最好在10月上旬或中旬,先要選好地熱高、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栽培地,最好要有l米以上厚度的培養土或疏鬆沙質土層,不宜在土層太薄、下麵是板結的硬土或黏土處栽種。栽植地選好後要進行翻土、耙細,接著填施豬糞、骨粉或油餅、草木灰等作基肥,然後在地塊周圍開挖30~40厘米深的排水溝。
分株時一般選比較健壯的、4~5年內未曾分過的植株。先將全株掘起,剔去根土,放置陰處陰幹l天,然後用手扒開,用刀分割開(保留一部分根係及近根處的芽),分株不宜過多,每株應有3~5個蘖芽。分好後將粗的大根剪除,再在傷口處塗1%硫酸銅進行消毒,或陰晾1—2天後再栽,免得感染病毒。栽培的深度為20.30厘米,不能超過原來老根的深度。栽時要注意使其根須自然舒展、均勻地散布於栽植穴中。栽完後稍微撳壓一下,使根部和土壤接觸緊密,然後澆l次透水,此後l個月內不可再澆水,更不可澆肥。天氣冷時,最好能在根部周圍蓋一層幹馬糞,若在北方栽植,還應在栽苗地的北麵豎掛一些擋風的草簾,以防凍傷。
1~2月後,若天氣幹燥無雨,可適量澆水,但要掌握一個原則:牡丹害怕積水,寧可幹,不能澇,平時隻要能保持土壤不過分幹燥即可。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要及時疏通排水溝,切不可積水。
牡丹喜肥,要掌握好幾次重要的施肥時期。第一次為初春萌芽時期,此時最需要養分,應施速效肥;第二次為開花前1個月時,也宜澆施速效肥,對當年牡丹開花有促進作用;第三次為花後肥,即在開花後半個月內進行,施的量可以大些,這次肥對第二年花開得好壞有決定作用。以上幾次都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餅肥。
越冬肥,即在入冬前結合冬灌進行,可施經過堆積的有機肥。這次肥可以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地溫,對植株越冬有保護作用。
春暖以後,要進行除草鬆土,淺鋤即可,不宜鋤深,以免傷及花根。此後每次雨過天晴時都應再次鬆土,不使根部附近長草。
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采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這一措施可以防止落葉。
從分株的第二年起,每到早春2月就應查看基部腳芽情況,隻能留5~6個健壯的、分布均勻的腳牙,把多餘的剝去,這叫做“定股拿芽”。
牡丹雖屬北方原產物,但也見於南方。雖繁盛於荷澤、洛陽,但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這說明溫度因素不是影響其生存的主要條件。但牡丹對水氣、水分是很敏感的。即使在相同緯度或同一地區內,總是喜歡生長在地勢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方如此,南方高溫、多雨地區更是這樣。
牡丹最怕積水,尤其是夏季高溫多雨季節,雨後田間或盆內即使短期積水,也非常有害。所以在低窪多濕、排水不良的地方種植牡丹,不僅生長發育不良,而且會造成嚴重死亡。
牡丹還有“春發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的習慣。牡丹播種後,當年隻長出胚根,向下伸長而發育成根,而上胚軸不能伸長出土;必須經過60~90天。至l0℃的低溫後,方能打破休眠,發芽出士。
牡丹花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初起時葉麵出現黃綠色斑點,以後逐漸擴大,形成褐色或黑色斑紋。治此病可用波爾多液每月噴1~2次,若病情嚴重則可噴3次。對染病較重的葉子要剪下燒掉,以防蔓延。
還有一種根腐病,它專門危害牡丹根部,植株染病後根部變黑、腐爛,重時可導致整枝死亡。在分株栽植時要認真檢查,若發現有病根,一定要剪除燒掉,並在栽植穴中撒些硫磺粉。
常見的蟲害為吹綿介殼蟲,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加1500倍水噴灑,入冬或早春時用石硫合劑塗在枝幹下部,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櫻花屬薔薇科落葉喬木,又名山櫻花、青膚櫻、福島櫻等,原產於中國、日本和朝鮮,是世界名花之一,也是日本的國花。
櫻花可分單瓣和複瓣兩類。單瓣類能開花結果,果實的顏色有紅、紫、黃3種,分別稱朱櫻、紫櫻、蠟櫻。複瓣類多為重瓣,一般不結果。
櫻花樹皮呈灰褐色,平滑而有光澤,小枝嫩皮青綠色,有橫紋。單葉互生,卵形或倒卵形,邊緣有芒狀鋸齒,葉麵濃綠,葉柄向陽麵紫色。每年4。5月開花,盛花期約2周,一般先開花後長葉,也有的花葉同放。花的顏色有白色、粉紅色、淡紫紅色、淡綠色等,3~5朵花簇生,形成短總狀花序。
種植櫻花以13本最盛,800個品種日本就占去一半。日本櫻花翩齡;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l35分為兩大類5個係:山櫻類(野生)有山櫻和彼岸櫻2個係,花多為單瓣;裏櫻類有裏櫻、染井吉野(吉野)櫻、早櫻3個係,花多為重瓣,如日本的菊櫻花的花瓣競有300多片。
櫻花常見的主要栽培品種有:
1.山櫻花。多野生,花朵小,單瓣,白色或粉紅色,花梗及花萼無毛。
2.毛櫻花。外形基本同山櫻花,但其葉、柄、花萼均有毛。
3.重瓣白櫻花。花白色,重瓣,為主要栽培品種。
4.重瓣紅櫻花。花粉紅色,重瓣。
5。紅白櫻花。花淡紅色,重瓣。
6.瑰麗櫻花。花淡紅色,重瓣,花朵大而且花梗長。
7.垂枝櫻花。花粉紅色,重瓣,花枝張開而下垂。欄托怎徉教償管理和管殖
櫻花喜陽光,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花期怕風,栽植時應選背風地段,一般多栽植於山溝、溪旁及混雜林中。櫻花向陽性強,移植時必須將原向陽麵仍向陽,否則會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櫻花適應性較強,移栽容易成活,管理比較簡單。地栽櫻花,可於每年2~3月澆l次透水。秋季在離樹根60~90厘米處挖30厘米深、20厘米寬的溝,放入一些腐熟的堆肥、幹糞肥或廄肥。
櫻花除幼樹要適當修剪外,大樹盡量少修剪。同時,由於櫻花為上年生枝頂端和頂牙下幾個側枝開花,即使修剪也應在開花之後進行。
盆栽櫻花,平時不施肥,5月份後可施一些稀薄肥水。夏季高溫時要向盆周地麵及葉麵噴水。
櫻花一般采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取山櫻花、杏樹、櫻桃樹的實生苗,枝接在春季進行,芽接在秋季進行。嫁接苗經3。4年即可移栽、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