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蘭繁殖方法簡單。蒔養者可在4~9月,選一塊肥厚的白毛仙人掌,作為嫁接的砧木先行栽培。半月後,在仙人掌接受陽光最充分、維管束排列緊密整齊的頂部,用接穗刀插入,深度為2。3厘米。刀子不要馬上抽出,使之立於砧木頂部;再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蟹爪蘭變態莖3.5片接穗。用消毒刀片從母體上切下,在搔爪蘭變態莖基部的兩麵約1.5—2厘米處,略帶肉質向下各削l刀,削去帶肉的粗皮,露出維管束,使接穗基部成為楔形。削好後立即抽出砧木上的接穗刀,順勢將楔形接穗插入砧木,一定要插到刀口底部,再用仙人掌刺橫穿過砧木的接口處,鎖住接穗;使圓鑿警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l69之固定。嫁接後放在陰涼通風處。l周後,如果接穗硬挺鮮綠,就是成活的象征。這時早晚可以逐漸接受陽光照射。促進仙人掌和接穗分生組織的愈合,20天左右,接穗開始萌動,發出新葉,這時,便可進行正常管理。
1.叢生形。一個盆內同栽3~5株,定期轉換向陽位置,並在盆上搭一圓形三腳支架,讓縫爪蘭在支架內直立生長,如同灌木叢生。如不用支架,使莖葉自然向盆四周下垂,可形成垂掛式。
2.懸崖形。蟹爪蘭最初莖多偏向一側生長(即偏冠),利用這一特性,不論扡插或嫁接苗都使其向陽位置不變,株形將同懸崖瀑布一般。
3.傘蓋形。在仙人掌或3棱箭頂心嫁接蟹爪蘭,隨著其莖節生長,在盆上架一圓形三角支架,使莖節沿支架周邊外展,便可懸垂如傘。
4.寶塔形。用連續直立生長的2、3節仙人掌或長的三棱箭作砧木,嫁接蟹爪蘭2、3層。最上層的嫁接在頂心部,下層的嫁接在仙人掌的兩肩或三棱箭適當部位的棱上。隨著蟹爪蘭莖節的生長,在盆架上架一圓形多層三角支架,使莖節分層承托在支架上,數層重疊如同寶塔。
5.寶石山形。用三腳支架作成下大上小的圓錐形,使嫁接的蟹爪蘭各層莖節相連,層次分,宛如山峰挺立。
1.米蘭苗栽植盆後要澆l大透水,以利固根。以後就不要經常澆水了,一直等到盆土幹後再澆,澆就要澆透。但如果澆水不節製,盆水過多,根部容易腐爛。
2.定植後,剪除部分頂枝;剪除長度以占整株的1/3為好,這樣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根、莖、葉的蒸騰平衡。
3.將盆株倒斜下來,在葉麵上噴幾次水(盡量不要將水噴到盆土中去),保持葉麵濕潤、補充葉麵水的蒸發。
4.新栽的米蘭苗不要急於施肥。5、6月新枝萌發後,可以施薄肥。入夏生長旺盛,才可以施大肥。如果過早施肥,容易使花苗死亡。
5.栽植後不要過早放在室外,而要放在室內向陽背風溫暖的地方。天氣轉暖穩定後,白天放出,曬曬太陽;晚上進室,避風防寒。5月上旬才可以放置室外,進行正常管理。
摘芯打頂是為了使米蘭分枝多,控製徒長,防止著葉部位上移。初栽的米蘭要掌握好的問題就是枝幹的高度,盆栽以15。20厘米為好。第一年注意摘除生長過旺的尖枝。2~3年生的米蘭是整形的關鍵期,要圍繞整好冠形摘芯打頂。出現主枝間長勢不平衡時,強的要疏掉一部分側枝,留下的側枝要用繩線拉枝下垂,控製其生長;弱的要摘芯或截短,促其發枝。米蘭摘芯打頂適宜在春季進行,生長過旺的枝條摘心要狠,留下的半截枝條要比相鄰枝條短些才行。這樣做能夠長時間保持一定的樹冠形狀,枝條由上衝形生長。要注意的是:給米蘭摘心打頂,應該在晴天的上午進行。
為什麼有些家庭的盆栽米蘭,開花時花少,香氣淡,甚至全元香氣呢?主要是光照不足,施肥不當等原因造成的。
米蘭的花香屬高揮發脂溶性芳香油,其花朵中含有較多的製造香氣的油細胞,能不斷地分泌出有香氣的芳香油,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散發出來,產生濃鬱的香氣。
米蘭的特點是喜光喜熱,適宜生長開花的溫度為18~30℃之間。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室內都可以達到這個溫度。為使米蘭開花多而且又有濃鬱的芳香,不僅要具有l8—30qC之間的溫度,還需要充足的光照。溫度的高低和光照的強弱可決定米蘭開花的多少、花香的濃淡。因為光照不足,往往會發生徒長(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抑製枝條生長的作用),枝葉纖細無力,剛開花次數少,且香氣極淡,甚至一點香氣也沒有,所以應將盆栽米蘭放置在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的地方養護。開花期間,每天的光照時間要保持在8小時以上。
米蘭開花不多不香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施肥不當。有些花卉愛好者在米蘭開花後沒有及時施肥,有的則相反,大量施用氮肥。這些都可導致米蘭開花少。米蘭在下一次開花前,需施磷肥為主的有機肥料,輔助施用氮肥、鉀肥。在米蘭下一次開花的十幾天,施用磷酸二氫鉀的l000倍水溶液效果更好。要使米蘭花多香濃,還要注意適當的空氣濕度。米蘭澆水要見濕見幹,每天傍晚用清水噴洗葉麵,隻要采取了以上幾個方麵的措施,就一定能使米蘭花多,香氣四溢。
米蘭在生長期間的病害有:莖腐病、炭疽病;蟲害有:白蛾蠟蟬、蚜蟲、紅蜘蛛、褐軟蚧等害蟲。
1.米蘭莖腐病。該病發生在米蘭植株的莖於上。病初期為黑色小斑,擴大後呈條斑狀,暗褐色。病斑大多達成一片,繞莖1周後將使植株死亡。葉片一般不脫落。後期枯死,莖上會出現黑灰色黏狀物。該病在溫室中可常年發生,而春季尤為嚴重。
防治方法:①及時清理並燒毀病、死株。②發病初期可用0.5%一l%波爾多液塗沫株於,也可用1~2度的石硫合劑或70%的托布津800倍液塗抹,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2.米蘭炭疽病。6~10月份發病最多。該病是米蘭的一種主要病害。米蘭在通風不良處和植株生長不良的情況下易發生此病。植株的葉片、葉柄、嫩幹及莖幹上均可發生。葉片發病初期,病棚磷斑從葉尖、葉緣侵入,染病後葉尖變成褐色,病斑可達葉麵之一半,形成半圓形不規則灰褐色的病斑。
防治方法:精心養護,發現病葉或病葉柄,應及時清除;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也可用高錳酸鉀1000。1200倍水溶液噴灑。
3.自蛾蠟蟬。白蛾蠟蟬危害米蘭其成蟲和若蟲在枝條和嫩梢上吸食汁液,影響植株生長。重者株條枯於,其排泄物還可引起煤汙病發生。
防治方法:在發生成蟲和若蟲危害時,可噴90%的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4.若發現蚜蟲、紅蜘蛛危害米蘭,用40%的樂果對1000~1500倍水噴灑防治。
“清明”時節,大地呈現一片清和明媚的景色,當杜鵑鳥啼鳴時,杜鵑花競豔怒放,人們莫不為它所陶醉。可是,家養杜鵑花,時常出現著花很少,開花不齊的現象,這都是養護不得其法造成的。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多為常綠灌木,也有大喬木、小喬木、落葉灌木。世界上有900多品種,我國占530餘種,以江南種類最多。國外分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以啞洲居多。來自日本的稱“東鵑”,來自西歐的稱“西鵑”。因杜鵑產地、品種不同,蒔養促花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這隻就家庭養花比較普遍的品種,略談幾點促花多,開花齊的養護經驗。
1.杜鵑喜酸性、疏鬆的土壤,適合於在pH值5—6的酸性腐殖土中生長,栽在堿性的黏土中,不僅生長差、開花少,還會枯萎死亡。
2.杜鵑性喜涼爽而濕潤的環境,宜置於蔭蔽、散光的地方,忌174小家養花樂盤烈El直射。澆水要見幹見濕,盆內切不可積水,夏Et要在莖葉上噴水。
3.杜鵑長梢多,要勤於修剪,以免枝條過密,分散養料,葉黃花疏。而且,在花蕾形成後要剔除花邊梢,才能確保朵朵健壯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