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各種花卉培育要領(七)(3 / 3)

倒掛金鍾性喜溫和、涼爽、濕潤的氣候,最怕夏日高溫和烈日曝曬,不耐寒。冬季要求在室內陽光充足處越冬,室溫在l5~20℃為宜,最低不能低於5℃。夏季要遮蔭,當氣溫達到30℃時就瀕於死亡。

倒掛金鍾性喜濕潤,但怕積水。平日澆水要與葉麵灑水相結合,夏季進入休眠期,應盡量為植株創造涼爽、通風的條件,可放於室內稍見陽光的涼爽處。並經常進行葉麵噴水以降溫、洗塵、保潮。要節製澆水,避免雨淋,因為雨淋後易爛根或脫葉。秋季涼爽時,逐漸增加水肥,促進生長,並進行換盆。

倒掛金鍾喜歡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生長期間要經常施用稀薄液肥。要經常摘心,以促進分枝,使株形豐滿,開花繁多。摘心還可調整開花期,一般摘心2~3周後,新梢又能開花。入秋以後,氣候涼爽,植株生長逐漸旺盛,此時可對過長枝條截短,以促發新枝。

倒掛金鍾在高溫、潮濕和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易患蚜蟲和粉虱等蟲害,用80%敵敵畏l000倍溶液噴殺。繁殖方法主要是扡插,除夏天高溫時節外,其餘時間都可進行,但最好在春季扡插,方法是剪取l0厘米左右的嫩枝作插穗;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在20℃的氣溫下,15~20天即可生根,l個月後可分苗上盆。

倒掛金鍾花形爵特,色彩豔麗,花期長,是良好的盆栽花卉,也是製作插花、花籃等良好的裝飾材料。

倒掛金鍾雅號不少,吊鍾海棠、燈籠海棠、吊鍾花都是它的美名。隻因為它姿色動人美麗,自然成了一種被廣泛栽培、人人喜愛的室內盆花。然而,許多地方的倒掛金鍾一到夏天就會“水土不服”,瀕於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倒掛金鍾的故鄉是在中、南美洲的山嶽地帶,適應比較溫暖但又涼爽的環境,所以就有冬季畏寒、夏季忌熱的習性。倒掛金鍾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0℃,最低溫度為50C左右,最高溫度為30℃,因此,引進我國以後,隻在東北、西北、雲南等夏季涼爽的季節才長得好,而在華東幾省則有“疰夏”之患,所以較難侍候。那麼怎樣叫它安全地渡過夏天呢?辦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夏天氣溫接近30℃時,可將植株放在比較通風、涼爽且又無陽光直射的北窗附近,或者放在避曬、通風、防雨的室外蔽蔭處。

2.春季應適當換盆換土,經常施以稀薄液肥,確保其生長健壯以提高它在夏季抗高溫的能力。

3.高溫季節裏,中午前後應向葉麵噴灑水霧1。2次,以降低溫度,增加濕度。但不要將水淋人盆內。這時對盆土澆水應盡量減少,隻要略微潮濕就可以了,澆水多了反易爛根落葉。

4.由於早春和晚秋利用嫩枝扡插的成活率比較高,所以隻要有1盆母株就能繁殖成數盆。多養幾盆則渡過夏天的可能性就大了,而且新繁殖的植株比衰老的植株抗暑能力也強一些。

總之,主要是切實做好避曬、通風、降溫、防雨、保濕幾方麵的工作,盡力創造一個安全過夏的環境。同時,應盡力做好夏前管理工作,促其生長健壯,以增強抗病性。若能做到這一切,倒掛金鍾就可平安地渡過夏天。

扶桑枝條萌發力強,須適時修剪整形,才能保持美麗的株型,促進花多葉茂。盆栽扶桑修剪成獨幹小喬木樹形較為美觀。具體做法是:當扶桑幼苗長到約l5厘米高時即進行摘心,促使下部抽發腋芽。在基部萌芽成枝過程中,選留3.4個新梢作為骨幹枝;待新梢長出4~5個葉片時,進行第二次摘心,當年即可形成5~7個側枝的樹形,以後可在每年春季結合換盆時對植株進行修剪。

如果植株造型較好,枝條不太長,且葉子沒有脫落,可以不作重剪,修去部分生長不合理的枝梢和病枯枝即可,花後為控製樹勢過大,也要作適當修剪。對老的扶桑植株,每隔1~2年應進行l次重剪,一般每個側枝留基部2~3個,這樣一可促進萌發健壯的新枝;二可使植株矮化。經過重剪的枝梢,開花較老枝較晚些。但重剪後,如果水肥充足,養護得當,會使植株生長很旺盛,而且花多。

扶桑怎樣才能開花繁多呢?訣竅在於每年春季翻盆、夏季日照和堅持施濃肥。扶桑的根蜷曲發達,每年春季出房前翻盆l次,及時除去老根,必對生長有利。扶桑又屬常日照植物,喜陽好肥,放置處光線不足,肥水短缺,致使光長葉不開花。夏季無需置陽光下,早晚澆水l次,旱重時再加澆l次,並常向葉麵噴水,才能補充水分的蒸發。在扶桑的整個生長中,還須堅持5~7天施l次豆餅214小家養花樂盤或用雞鴨糞、魚腥水漚製的肥料,直到秋後人室才停止。人室後室溫宜在15℃左右,使處於半休眠狀態,溫度低於5℃易凍,高於22℃時又會令它冬季生長,空耗養料,對其生長反而不利。

扶桑繁殖一般采用扡插的辦法。插穗選擇l年生半木質化、生長充實的枝條。太老的枝條不易生根;太嫩的枝條則易腐爛,插穗長15厘米左右,以有頂芽者最為理想,有利於成活和生長;無頂芽者效果差些,但也能扡插成活。插穗要去掉下部葉片,上部可保留2~3片葉子。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保留的葉子也可剪去一部分,但不能超過l/2。切口要削平,扡插深度為4。5厘米。扡插基質應選用排水良好、通氣性強的材料,如粗沙石等。插前要進行消毒,插後要放在半陰的環境中,春季扡插一般用塑料布遮蓋,溫度在18~20℃,葉、枝要經常噴水。大約半月後即可形成愈傷組織,1個月則普遍生根。

佛手是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怕寒冷。冬季氣溫在O℃左右時,其嫩梢、葉片就要受凍害。因此,冬季要放在室內向陽處,室溫以10℃左右為宜。夏季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左右,長期酷熱會產生落葉。佛手喜光,成年樹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良好,但幼年時怕強烈的陽光,宜適當遮蔭。

佛手喜水濕,怕幹旱,因此澆水是種好佛手的關鍵,但不可濫澆水,否則會造成根係黴爛死亡。一般5~9月每天澆水l。2次,上午僅澆過幹旱的檀株,下午再全麵澆水。冬季佛手進入休眠期,翩齡3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215要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一般7。l0天澆水1次。佛手幼齡期澆水量要少,結果期生長勢旺,澆水要多。果實膨大期,澆水量要更多一些。

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生長時期每半月施1次液肥,果實長到豆粒大小時可以施1次麻餅幹肥,雨季每月施肥l次,8月份可追施幹肥。

要加強修剪,通過修剪剪除或截短徒長枝,促使花芽分化。佛手當年生枝條長到20厘米左右時要摘心,以後新生的側枝也應隨時摘除。出暑以後生長的側枝應任其自然生長,有時可培養成為結果枝。春天佛手出房後,應將生長的葉片全部摘除,通過淘汰老化葉麵,促新枝生長。要隨時將細小的不孕性花摘除,以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提高座果率,一般佛手移栽3年後就開始結果。

佛手的主要病蟲害有介殼蟲和煤煙病。應以預防為主,要保持植株的清潔衛生,葉麵上有塵土、煙灰要及時噴水洗淨,並保持通風透光的良好環境。具體防治方法可參照月季花的病蟲害防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