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1 / 3)

九月,在葉府住了已有一月的陶氏忽然對葉瓊華說要回鄉下去瞧瞧。

葉瓊華詫異的問她是否有苛待之處,陶氏擺手說不是不是,說是鄉下正值農忙時期,她得回去看看,免得誤了莊稼,還要雇些短工忙接下來的地裏的活計。

葉瓊華想了想,頷首同意了。

然後叫下人準備好車馬和隨行的丫鬟小廝,趁著早間日頭不大的時候送陶氏回鄉,免得給毒日曬中暑了。

葉瓊華為了她的算計,自然是要盡可能的叫陶氏風光一些的,好能顯襯出陶氏在葉府是怎麼的備受厚待,她又是怎麼的良善仁慈。

於是翌日,陶氏便穿著葉瓊華命綢緞莊給她裁製的新衣,風風光光的乘坐著馬車回山泉鄉去了。那馬車裏為了叫她涼快一些,甚至還擺著一盆子的冰塊兒。這待遇,伺候的陶氏得意極了,一路上一個勁兒的跟那兩個丫鬟說她兒媳婦真是孝順,給了她什麼什麼東西,待她怎麼怎麼溫順。

小丫鬟也不拂逆她的意,即便聽得耳朵都長繭了,也還連連點頭,擺出一副傾聽乖順的樣子來。

瞧著倆小丫鬟畢恭畢敬的樣子,陶氏心裏的得意驕傲就越長越滿,可是這得意之中也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因為這兩個丫鬟太內向了,隻聽不說啊。她們不說,她如何能謙虛的說這也沒什麼呢?如何顯得出她如今的快活逍遙呢?

所以,直到到了山泉村,她的破院子時,陶氏心裏都還很有些意猶未盡,直想拽著人多顯擺一些才好。

正巧,因著馬車的奢華,村子裏一路引來了不少的村民,都尾隨著來了她家。

村子裏沒什麼新鮮熱鬧的消息,一點小事就立馬傳的沸沸揚揚,沒一會兒的功夫,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曉得了陶氏風光回鄉的消息了。

於是許多人都圍到了陶氏的小破院子裏來瞧熱鬧,將她的小院子擠得滿堂堂的。

大家都來看她,羨慕不已,沉醉在一片豔羨的目光裏,陶氏可得意了,暗道,她如今和以前可是不一樣了。

她再也不是人家揶揄嘲笑,隨便一個小子也能接濟憐憫的寡婦,她現在是個穿金戴銀的貴夫人了!

原先和她走得比較近的幾個婦人都跟著她進了屋,瞧著她裝模作樣地指揮著那些丫鬟小廝做東做西的耀武揚威的擺著譜兒,眼裏的羨慕都快擠到眼眶外了。

一個年級稍稍年輕些的婦人又是羨慕又是妒忌的說:“蕭瑜她娘啊,你這是被兒媳婦兒趕回家來了呢?”

從前是個困難戶,如今卻變得這麼風光了,陶氏還這麼趾高氣揚的樣子,許多人心裏都嫉妒的很。另一個見不得陶氏得意的婦人也逮到了由頭,趕緊借著話茬說:“蕭瑜她娘啊,我早先就說啦,那大家小姐不是好伺候的,你兒子是入贅去了人家,你還跟著過去人家住,豈不是惹人嫌嘛?這不,人家不樂意看你白吃白喝,叫你回山泉村了吧。這一下子給人家送了回來,地裏的活計也給荒廢了,現在大家也都忙著,沒得空子幫你收莊稼,眼見著就給糟蹋了,你瞧這可怎麼是好啊!”

那婦人裝腔作勢的說著,隻差說她是狼狽的給趕回來的了。

若是以前,陶氏早就蹦起和她們對罵去了,如今陶氏卻是悠閑自在的很。

眉毛一挑,撣了撣衣袖,擺足了架勢,這才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瞧著我這模樣,像是被送回來的?”

那幾個婦人隨著陶氏的動作,眼睛瞅上了她的衣裙。

葉瓊華讓綢緞莊給她裁製的新衣是極華貴的蜀錦,尋常人家連塊邊角料都是買不起的,如今卻製成了一整件衣裳穿在陶氏那幹瘦的身上,藍靛的底色寶相花紋,領邊衣襟袖口俱用黛紫的絲線繡邊,看起來沉穩又貴氣。

那幾個婦人認不出麵料是什麼料子,卻也能從中瞧得出優劣來,瞧著便是極昂貴的樣子,眼睛就掩不住豔羨之色了。

陶氏得意的用手指自上由下指了指衣裙,口上極盡炫耀之能的說:“這衣裳還不是最好的,我兒媳婦兒前前後後給我製了十幾套新衣,每一件都是極好的麵料,連樣式都是最新穎的!”這新穎二字,還是從那給她製衣的綢緞莊掌櫃給她說道時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