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1 / 2)

卻說那天石良渙說的那些話,不知怎地傳了出去。下人們之間悄悄流傳此事,俱是震驚不已。直說三老爺太疼愛三姑娘了,竟是要把大半財產都給三姑娘做嫁妝了,這麼豐厚的嫁妝,也不知哪個人家那麼好命,能娶到三姑娘為妻。

石母初時聽了此事也覺驚訝,畢竟自古以來都以男子延續香火,女子在人眼中就是潑出去的水,把家產給了女兒,就等於給了別人家。無論鄉間農戶,或是富商之家,又或是如她們這般候門貴胄之家,家產都是傳給兒子的,女兒隻是給份嫁妝嫁出去罷了。就算是嫁妝豐厚,也沒有把大半家產都算在嫁妝裏的道理。

可是,石母後來一想,幺子良渙隻有一個兒子,膝下孩兒攏共也就三個,唯有石尋雪是元妻嫡出的,合該多享些尊榮。景浩那個孫兒若是爭氣,不必靠父祖輩的家產也能出息;若是不爭氣,侯府也養得起不是?

倒是尋雪,沒有娘親撐腰做依靠,多點嫁妝也算是個保障。想她嫁到侯府後,不也受過自己娘親多番照顧嗎?尋雪娘親不在了,嫁妝多些日後出嫁了才有底氣。因此,石母全然沒有意見,甚至決定在石尋雪出嫁時,要多給她添份嫁妝。

石母想得開,既已經想通了,便將此事拋諸腦後,不再多思。

而這話到了衛氏耳中時,卻是激起了驚濤駭浪。

她十幾年來辛辛苦苦照料家庭,為他生下獨子。現在,石良渙一句話,就要把屬於她和她兒子的財產給了石尋雪那個丫頭!

感情她和景浩在他心中的分量還沒有石尋雪一個人多!

這樣下去,還有她和景浩的位置嗎!

衛氏冷笑,多日以來的不順和嫉妒讓她理智漸失。

不是她不仁,是你們逼的。

去取洗淨的衣物回來的曼安將傘抖落積雪,收起靠在了門邊,撩開朱紅氈布簾子進了屋,身後落下的簾子立即攔住闖進的寒風。

“嘶……好冷呀。”曼安抱著一大包衣物進來,立時被暖氣熏打了個哆嗦,隨後齜牙咧嘴地進了裏間,腳步匆匆。

曼青尾隨著她進了裏間,一邊接過衣物一邊說:“怎地這麼久才回來?”

曼安吸了吸鼻子,說道:“有個帕子怎麼也找不到,耽擱了許久。”

曼青聞言,微微地蹙起了眉:“那後來找到了嗎?”

曼安搖搖頭,說:“沒有找到,也不知是不是叫別的姑娘身邊的丫鬟弄混了。”

前兩日大雪稍停,出了太陽。因此,侯府上下都趕著停雪的短暫間隙將衣物清洗晾曬。石尋雪也不例外。

今天曼安去拿洗曬好衣物,卻發現不見了個帕子,在洗衣房裏翻了個遍也沒找到,反倒耽擱了時間,凍得身體冰冷。

曼青聽了,蹙著眉頭道:“收拾好這些衣物,你和我去一趟幾位姑娘那把帕子拿回來。”

姑娘家的貼身物件兒可不能亂丟,尤其是小姐這樣的大戶人家的千金。

曼安點點頭,也不覺得曼青執著於一個石尋雪許久沒用過的帕子大驚小怪,和曼青一起將衣物逐一疊得整齊,收進衣櫥。

石尋雪一如往常一般請完安後便待在房中,她倚在椅上,手中捧著一卷詩書看得專注。

屋內的青花牡丹香爐裏,燃著沉沉的檀香,香煙嫋嫋。蒙著青色窗紗的屋外,是飄揚紛飛的雪花,白雪皚皚,遮蓋住了白日下的汙穢肮髒。

已近年關,這時洛陽也熱鬧起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裁好新衣,備好雞鴨牛羊,以待大年夜。

大年夜時,侯府格外熱鬧,下人們腳步匆匆,每個人都格外忙碌,神情裏卻透著一股喜氣。

忠信侯府雖然規矩嚴謹,但卻在待遇上很善待下人。年關時,不僅放了活契下人們假,讓他們能回家看親人,一起吃年夜飯,還給所有下人發了豐厚的新年紅包。因此,就是比平日累上一些,他們也甘願並高興如此。

一家人齊聚在廳中,分坐四桌,閑聊著等候菜上齊。

小丫鬟們捧著熱氣騰騰的菜肴來回穿行,廳內伺候的丫鬟則捧著酒壺,或托著擦嘴淨手的毛巾缽盆站在一旁伺候,

眾人皆是盛裝打扮,俱是鮮豔熱鬧的顏色,就連莊重沉穩的大伯石良修都帶著幾分喜色。

石尋雪身穿胭脂色繡吉祥紋飾‘五世同堂’羅衫,下穿杏黃雲煙裙,纖腰纏著粉紅緞帶,綴著一塊如意形荷包壓裙。長發綁成雙環髻,兩個環髻上都點綴著幾朵嫣紅的海棠花小絹花,間或插著幾隻小巧玲瓏的珍珠小簪花。耳上綴著兩串紫玉墜子,長長的紫玉流蘇兒長及下頜,說話微動腦袋時,便微微搖晃,閃爍著熠熠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