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村能源
農村能源即農村地區因地製宜,就近開發利用的能源。在我國農村能源包括薪柴、作物秸稈、人畜糞便(製沼氣或直接燃燒)、小水電、小窯煤、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等,多屬於可再生能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能源還包括國家供應給農村地區的煤炭、燃料油、電力等商品能源。農村能源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是合理開發農村當地各種能量資源,應積極研究農村各種能量資源在輸入、轉換、分配、最終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經濟及管理等問題,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緩解能源短缺現象,保持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長期穩定地發展。
以下是對部分農村能源的了解和認識。
1.沼氣??沼氣除了提供農戶生活炊事、照明用能外,在農業生產上,還可利用沼氣為塑料大棚和溫室施放二氧化碳氣肥,為幼禽、蠶房增溫,以及孵禽,點燈誘蛾,貯糧,水果保鮮,發電等。沼液主要用於浸種,葉麵噴肥,拌營養缽,配方滴灌等,也可養魚、養豬等,沼液浸種可使水稻、玉米增產5%~10%,小麥增產5%~7%。沼渣中富含有機質、腐殖酸,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還含氮、磷、鉀等元素,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
2.生物質固體燃料??將作物秸稈、稻殼、木屑等農林廢棄物粉碎後,送入成型器械中,在外力作用下,壓縮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作燃料直接燃燒。也可進一步加工,形成生物炭,其儲運和使用方便,清潔環保。燃燒效率高,還可用作畜牧業和生物質氣化原料。
3.秸稈氣化供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是以農村豐富的農作物秸稈等為原料,經過熱解、氧化和還原反應,將其轉化為可燃氣體,再將這些燃氣通過地下管網輸送到農戶家中,用來做飯和取暖,不僅方便,還清潔衛生。秸稈氣化集中供氣項目的實施不僅社會效率顯著,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通常情況下,1公斤秸稈可產氣2立方米,氣化效率約70%,一個4口之家每天炊事用氣需6立方米左右。
如今,農村能源問題日趨突出,影響越來越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其一,農村生活用能嚴重短缺。過度的燃燒薪柴造成大麵積植被破壞,引起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有機質減少。據估計,目前全國農村生活用能短缺至少20%。其二,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和化學化的發展,農業生產的能量耗量急劇增長。其三,鄉鎮工業能耗直線上升,能源利用率嚴重低下。據統計,全國鄉鎮企業平均單位產值能耗比國有企業高50%以上。
所以,加大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村能源力度,可以有效地緩解日益嚴峻的能源短缺形勢,並能促進廣大農村經濟的發展,加速和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