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的農村能源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對能源的要求將越來越高。能源供給緊張,更多的農民也消費不起煤電氣那些“高級能源”,怎麼辦?開發新型農村能源前景廣闊。比如沼氣、太陽能、小水電、風能等,這些能源建設規模小、投資少、易管理,非常適合居住分散的農戶,不僅有利於建設節約、生態、環保的新農村,還有助於廣大農民增收致富。所以我們要大力開發農村資源。
我們都知道,農村能源工作意義重大。第一,發展農村能源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戰略的要求。第二,是解決能源緊張狀況的要求。節約現有能源、開發可再生能源,是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農村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第三,是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對保護山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第四,是農民群眾的迫切願望。開展農村能源生態建設,是解決農村生活環境髒亂差和農民燒柴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幫助農民盡快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是農民群眾的熱切期望。
以下是我對“被動式太陽能采暖房(太陽房)”的認識和了解。
太陽房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溫室效應”:太陽輻射是在很高溫度下進行的輻射,很容易透過潔淨的空氣、普通玻璃、透明塑料等介質,而被某一空間裏的材料所吸收,使之溫度升高,它們又向外界輻射熱量,而這種輻射是在比太陽低得多的溫度下散發的長波紅外輻射,較難透過上述介質,於是這些介質包圍的空間形成了溫室,出現所謂的“溫室效應”。
建造太陽房需要很多技術要點,總結有以下幾點。
1.建設地點:應背風向陽,避免在低溫區或自然通風口上。在冬至日從上午9點至下午3點的6個小時內,陽光不被遮擋,能直接照射進室內或集熱器上。
2.朝向:南偏東或偏西15度以內,這樣能保證在整個采暖期內,南向房間裏有充足的陽光,夏季避免過多的日曬。
3.開間與進深的比值:住宅、辦公用房建議為1∶1.5;學校教室開間≥6米,進深≤6米。
4.日照間距:前麵的建築物遮擋高度的2.3倍~2.7倍。
5.層高:不宜過高,一般住宅、辦公用房層高取2.7米~2.8米,學校教室取3.2米~3.3米。
6.窗牆比:直接受益式、集熱蓄熱牆式太陽房南立麵的窗牆比分別采用0.35~0.5和0.3~0.5。太陽房集熱窗在滿足構造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大開南窗,小開北窗,不設東西窗。太陽房的集熱窗應采用保溫性能好的塑鋼門窗,其次為木窗,盡量不采用鋼窗和鋁合金窗。
7.複合牆體:房屋的北、東、西牆采用複合牆體,在牆體內層采用蓄熱能力較強(如紅磚)的材料做承重牆,在承重牆和外層保護牆之間選用保溫能力強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
8.地麵保溫:由於太陽房地麵散熱量較小,占整個房屋散熱量的5%左右,有的太陽房地麵不做保溫處理。如果考慮地麵保溫,可以采用滿鋪地麵保溫法和防寒溝法。
9.屋麵保溫:分平屋麵保溫和坡屋麵保溫兩種形式。一般情況下,屋麵保溫層的厚度是牆體保溫層厚度的1.2倍~1.3倍。
10.空氣集熱器:是安裝在太陽房南牆上用來獲取太陽能的裝置。它是由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空氣通道、上下通風口、吸熱板、保溫板等幾部分組成。空氣集熱器有窗下集熱器和窗間集熱器兩種。
太陽房的功效比較多,對於農民來說,有很多好處。太陽房具有集熱、蓄熱、保溫等功能,冬暖夏涼,在無輔助熱源的情況下,被動式太陽房比普通住房冬季可提高室溫8℃以上,夏季可降低室溫2℃~3℃。據測算,每平方米可開發太陽能資源13.3公斤標準煤。采用此項技術建造的農村學校、敬老院、民宅,造型別致,節能美觀,已成為農村小城鎮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