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落勢不忘恩,扶助李裁法(1 / 3)

離滬前後,杜對知己朋友、親信心腹再三叮嚀,一定要謹慎小心,以應付新來的政治新形勢,詞簡意賅,誠心可鑒。

畢竟,政治較量“要命又耗腦”,所以,他勸誡他們,實在逼不過,可虛與委蛇,應付一下,之後,脫離了危境,等他在香港立穩腳根後,再同來港居。

隨杜一起創業的,多是風雨洗煉過的謀事兄弟,心已沉瀉穩重,很讚成杜的這一謀劃。按理說,男人處於少年活潑期,心思多,腦子活,一見美女,就編織桃花運,得意得像一尊彌樂佛……可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想法就迥然不同——責任係於心上,為家庭計,必須賺來米糧,且顆粒飽收,堆堆滿倉,一切都要為家打拚,大家將杜的話銘記在心……

而離滬赴港途中,杜也想了許多,思念纏住追憶的風箏尾巴,無數被搖撼的記憶,重又結伴上路,舞在他腦中懸來懸去。

兩天兩夜,他不曾步出房艙,甚至很少離開床鋪,成天躺在床上,與姚玉蘭、盂小冬默默相對,而同船的好友,曉得他在病中,也少來打擾。

其實,人生難得閑靜,有時,賜一段悠閑,也是一種幸福。人是勢利精猴,當年,當杜月笙油肥得像一堆人民幣時,不管臥在狗屎堆上,還是躺在牛便山上,總能誘去眾人眼球,惹得周邊鬧擾擾,那時得一息清淨,都是一種奢望。眼下,難得一方清淨,自要沉思悼念……

到港後,登輪迎接的少數親友中,有一位引人矚目的翩翩少年,他便是當時已被稱為“香港杜月笙”、又兼任“夜總會皇帝”的麗池遊樂場一把手——李裁法。

李裁法在杜月笙十年前初次抵港時,還名不見經傳,是個蟻蟲小腳色,但杜月笙居港三年後,就像當年杜對待戴笠一樣,李裁法油肥了許多,慢慢地,就有了汽車洋房,人緣聲望,也汽球一樣撐上了天。其實,仗義與扶助,對杜而言,就像戰時峰火台,火一燃,號一響,即會本性沸騰,當人處於危難時,他都會雪中送炭地資去米糧與金錢。

杜一向仗義助人,他不想走後,被人唾罵,使唾沫星像冰雨一樣撥臉灑身,更不想人之譴責,像天上雕鷹,天天都在啄食著他的良知……

那麼,李為什麼會得到杜的拚力堅撐呢?答:他看中了李的忠誠與仗義。李裁法在香港的所做作為,最驚險最戲劇化的一樁大事,就是“以已命換吳命”:當時,受楊虎夫人陳華之托,李裁法將杜門清客——日軍駐北平憲兵隊派遣專人前來抓“捕”的吳家元,冒險救出香港,並幾番輾轉,護送到重慶。

等吳家元脫險後,李裁法立馬披日本憲兵列為嫌疑人物,使他處境危殆,坐臥不安。其間,他曾請女童軍英雄——楊惠敏,乘由港返渝之便,給杜月笙捎信說:他已無法在港繼續工作,請杜先生準他離開香港,而潛往內地謀事、賺飯吃。

當時,杜月笙曾囑他勉為其難,一定要設法維持到盟軍反攻那一天,以作為策應。

杜老夫子一發令,李裁法自然遵從,就一直滯留到日軍下令逮捕他的前四個鍾頭,才由朋友幫助,匆匆離港抵滬,然後,又繞道赴渝。抵達西安後,因經費不繼,肚子告急,他冒昧打了一個電報給杜月笙,誰料,杜月笙立刻給他電彙了兩萬大洋,這使李裁法不勝感激。

可到重慶後,那個被他救下的吳家元,卻絲毫不念李裁法的救命之恩,竟對李冷漠敵視。這一人情冷暖,強烈刺心,再和杜月笙的殷殷慰勉一比較,自是形成顯明對照。

遇人不淑,人生無奈,單純,已屬虛構,事實,恰是禽獸!從此,尊重種子與愛的濃度,愈加灌溉了李裁法,他對杜先生的為人處世,更是欽佩。

再後,李裁法在重慶曾受人誣陷而被捕,杜月笙開足人脈馬力,四方營救,力保開釋,自此,李裁法對吳家元怨憤難平,而對杜,卻感激得五體投地。

就這樣,世事嫣然又墨黑,浮華又亂墜,一起一伏,讓人難測,童真笑容,瞬間即成沉死夢魘,反之亦然,當杜月笙再居香港時,對李頗有提攜。

再後,李就踩著這杜前輩所賜造的事業梯子,一步一坑往前走,沉穩不浮躁,如今,他正自信滿滿地晃走在上升台階上,一臉榮彩地邁向那豐功目標……

李旗下的麗池夜總會,有餐館、舞廳、遊泳池兒童樂園、亭台樓閣,高爾夫球場……單說女招待,不靠臉蛋招牌與胯部武器,一月底薪竟有港幣二千,而一日可售的門票,達兩萬餘張,當時,確是香港最高檔、最大規模的遊樂場。

事實上,競爭路上的逐業者,總不能永受人護翼,倘若人不自救,使自家意誌防線,像二戰諾曼底登陸時的防禦體係,那麼,上帝大爺來扶就,也無濟於事。

李裁法很明白,自己祖上無官爹,不具備售價無敵的“拚爹命”,不像當下流行得連貓鼠都在效仿、競爭,因此,小有成就後,並沒有得意得像個竄跳瘋兔子。後來,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辦了一場香港小姐選美賽,態勢別開生麵,轟動一時,吸引了大批平津滬的逃難豪客,大家趨之如鶩,竟日流連。

李裁法受了杜前輩啟發,智慧不癱軟,小有成就後,繼續穩定發揮。他從不敢越規逞能,不然,歹毒的報應,隨時來“招待”他,萬不要以為這是戲言,歲月在那些不人道的作為中,常會靈性記憶,到一定時候,必將“秋後算帳”,讓惡人吃不了兜著走……

之後,鑒於上海來客日多,原有粵菜,已不合“阿拉上海”的口味,李就想打造一個別具特色的“舌尖上的中國”。再後,又有杜月笙一聲交代,叫萬墨林寫封信回上海,眨眼間,上海黃浦灘上坐笫一把交椅的大師傅,連同全套班底,攜家帶眷,就一一搬到了香港。

自此,麗池增設滬菜部“德興堂”,立馬使麗池的營業額扶搖直上,比神八上天還業績竄快……

感悟:

人立世謀事,得學會感恩與謹慎,不然,幸福假象中,往往因當事人的腦瓜子進漿糊,無聲中,常孕育著一級大禍蟲……

後來,因為李裁法經營下的麗池生意,好得熱昏,鈔票賺翻番,孫猴子翻筋鬥似地一日千金,這一來,看得眼紅,憋得屁眼患瘡的人,就大有人在,很快就逐來一大圈。

經濟學上說,當人付出的心力達不到足夠量,物質上就不會有等值回報,但少人能循此謀事。哲學家常嘮叨說:人的眼,因淚水流多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鬱而愈益溫厚,但許多人,不熬到清明或溫厚,就已等不及,早想倉促下船,瘋狂去做畜獸強盜……

很快,全球賺錢冠軍——猶太人的查理,看在眼裏,饞得心裏。他家民族是吸錢高手,比餓狼食肉還堅挺凶猛,對“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的精神指導,一瞟半眼。查理一見李裁法賺得頭發絲噴油,暴賺的心,立馬引爆,他想蠢蠢欲試,與之抗爭……

查理覺得:“我欲”是貧窮標誌,眼下,既有這麼好的賺錢良機,自要製造機會,把這消費趨勢化為一級名菜,噴香蜜甜地送到自家餓嘴中。

後來,他斥以巨資,在麗池附近建造了一座規模相當,豪華略同的天宮夜總會SkyRoomNightClub,與麗池展開了雌雄競爭,結果一招半拳下,搏得財神巴結,錢票興旺……畢竟,人有娛樂天性——尤其男人,既欣賞女之清純,更享受她之放蕩,各朝都不死絕。再後,他那夜總會的營銷業績,大有超過麗池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