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妹在繡坊裏幹活,聽見外頭一陣響動,原來是孫大娘回來了。大妹和繡娘們出門,看見孫大娘從馬車上扶下一個陌生的婦人,衣著樸素,但從頭到腳收拾得齊齊整整,臉色偏蒼白,嘴巴微抿。
婦人是孫大娘娘家嫂子華氏,新繡娘們不認識,老繡娘們是知道的,華氏早先年常來孫家借糧,這些年倒是沒再來,想是家裏狀況有所改善。
孫大娘請華氏到後屋就坐,讓大妹沏好茶送進去。
這些活是有專門燒水煮茶的丫頭幹的,突然派遣了大妹做這個,大家想一想也就明白了,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大妹微紅了臉,有些尷尬,但還是端上丫頭沏好的茶水進去。
大妹分別給孫大娘和華氏奉上茶盞。華氏不遮掩飾,大剌剌將大妹從頭打量到腳,又從腳打量到頭,一麵看一麵沉思,大妹覺得下不來台,正好孫大娘讓她把孫大爺叫進來,大妹便借機退了出去,碰到去庫房拿繡線的繡娘。繡娘咬著她的耳朵開個小玩笑,大妹笑得有些牽強。
大妹一出去,孫大娘冷下了臉,對華氏抱怨道:“你也忒急些,她小孩子家家臉皮薄,怎能不害臊?”又說道:“我這孩子是不消說的,不藏私地講,就是我那兩個親生的女兒,怕是也比不過。”
華氏沉吟了會,道:“不似小戶人家的姑娘扭扭捏捏,能端得住,是個可以頂梁的。”
孫大娘見華氏還有猶豫,不高興道:“你也得想想我侄子,現年紀都二十了,我大哥在他這個歲數,侄子都已經三歲,你不趕緊給他定下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見華氏不說話,孫大娘繼續道:“咱家以前是挺風光,但現在的情形你比我明白,有幾個好人家願意將女兒嫁過去受苦?心氣莫要太高,宰相女兒再好,我們也撈不著。而且我家大妹這樣的模樣、這樣的本事,配我侄子真是綽綽有餘。”
見孫大娘貶低了自己兒子,華氏樂意道:“別人再怎麼說也是別人,你是嶽林的姑姑,怎可如此糟蹋他!”
孫大娘冷笑反擊:“糟不糟蹋你自己清楚,攤上我大哥這樣的爹,莫說二十歲,就是到了三十歲也怕難找到媳婦。”
提前亡夫,華氏紅了眼圈,想起孫大娘早些年對他們母子的接濟,況且兒子以後還需要她稍加資助,遂不再頂嘴。兩廂說定,明日再去溫家看看。
早晨的露珠還未消散,孫家的馬車便套好了停在繡坊門外,孫大娘和華氏吃完早飯,帶了大妹一同去溫家。
像是昨天沒有看夠,一路上,華氏仍時不時打量大妹。大妹今日穿了一件藏藍色衣裙,襯得整個人有些老成,這倒符合華氏的胃口,和顏悅色地與孫大娘不停嘮嗑。
暮春時候的天氣帶了些暑熱,道路兩旁柳長鶯飛,知了趴在樹幹上沒完沒了叫唱,太陽烤得路麵都幹透了,車軲轆一碾,塵土飛揚,灰撲撲罩了路人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