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1 / 1)

小妹同他辯解道:“大姐以前還在村裏的時候,眼光就高得很,現在成了金銀繡莊負責人,國門都出了多回,要求隻會高不會低,你要是把她拉郎配給文秀才,她寧願一輩子單著。”

溫秀才被她說得底氣不足,又不甘心,嘀咕著堅持道:“不試試怎麼知道?還是試試吧……”

“去吧!去吧!都當人家爹二十多年了,還摸不準她的心思,還不怕臊,非得哪壺不開拎哪壺。”小妹不耐煩,懶得和他再講,出門去打水沐浴,她今晚住在這邊,明早再回去開店。

溫秀才被她說得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僅存的底氣也蕩然不見,思索了幾回,歎了口氣,等到大妹回來,也就問問書局印刷的事,不再提文秀才這檔。

蘇慕亭這次回來,帶給大妹一個消息:蘇姑母一年前就已去世,因勞累過度小產,落紅一直不止,拖了兩年,撒手人寰。

大妹默了默,遞了方手絹給她,安慰道:“節哀。”

盡管距離知道這件事已經兩三個月,蘇慕亭說起這個還是止不住大哭:“姑母這麼好的人……”

蘇甜在對麵聽見蘇慕亭聲音,走過來扶她回去。大妹關好房門,坐著出了會兒神,繼續拿出金針娘娘的手稿謄寫。

因擔心會弄髒或遺失,大妹打算照著金針娘娘的原稿謄寫一份,把謄寫好的交付給書局,但是金針娘娘的著作有滿滿一櫃子之多,她還要理會繡莊的事務,自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這個,於是請溫秀才在街頭找了一幫賺潤筆費的先生幫忙。

關於出書,大妹事前征求過秦姑娘意見,秦姑娘表示支持,畢竟著書立說也算是名傳千古的一種方式,並表示所有費用從自己積蓄裏全額支出。

抄書先生們聚在書室,大妹有空也過去幫忙,但凡胸有點墨,以文人自居的,總喜歡講講皇廷的事情,尤其是這麼一大幫子聚在一起,更是起了個話題就沒完沒了說下去。大家興之所至,每次論起來都要各執一詞。

他們偶爾也會講些後宮野史,比如這一次,從皇帝把第二個皇子立為儲君,引申到當今皇上也不是長子、嫡子,才七歲就被送去北狄當人質,直到十五歲才被皇廷接回來。先皇統共有四個兒子,先太子騎馬射獵時摔下懸崖而亡,二皇子和三皇子為儲位爭得頭破血流,最後讓四皇子撿了便宜。

說完皇帝,總要附帶著說說皇後。當今皇帝共娶過兩個皇後,先皇後出生顯貴,隻是福薄,進宮不久就怪病纏身,第三年薨了。現在這位身世迷離,進宮初隻是個小宮女,兩年間坐到妃子的位置,第五年生下現太子,擢皇後,入主中宮。聽坊間傳聞,現皇後有北狄血統,是皇帝當人質期間認識的,可是皇廷曾經出來辟過謠。不過,現皇後跟皇帝當真配得上‘伉儷情深’四個字,進宮多年仍恩愛如初。

“好像金針娘娘也是從北方來的,”有個年長的先生轉頭問大妹,“是不是北狄?”

“不是的,”大妹答道,“金針娘娘家鄉離北狄有些近,她是實打實的本國人。”

這是大妹聽秦姑娘對外麵的說辭,至於是真是假,她也不知道,金銀繡莊的秘密很多,比如消失了的銀針娘娘去了哪裏,這些都是金銀繡莊不能談及的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