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宮女之中也有爭鬥(1 / 2)

初晞隻想安安靜靜的度過這段培訓的時光,然後按照自己事先設想好的那樣,敏姑姑開口要人,然後自己順利的去了藏書閣,從此遠離後宮紛爭,平平安安待到出宮。

但這世上之事,大多都不由人來決定。有時候甚至越是想要一件事情向自己想的方向發展,事情反而會變得更加不如意。

其實初晞自認為在這一批進宮的宮女之中,並不算是突出的。畢竟,還有程秀兒那幾個姿容出色,腦子也不太笨的頂在前麵,被她們的光芒一遮,別人自然就看不見自己了。

尤其是自己跟程秀兒住在一個屋子裏,因為李姑姑的連坐製度,平日裏進進出出,都是一起的,更加不會有人注意自己。

但是她卻忘記了,程秀兒固然可以替自己擋住一大部分人的目光,但當程秀兒本人的視線就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也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分出圈子來。

以她們這些人現在為例,從小處看,就算是她們這間屋子裏的四個人,也分成了兩組,程秀兒和玉珠是一組,她和寶蘭是一組。從大處看,此次進宮的三千多人,以程秀兒等幾個最出色的的為首,分成了六七個小圈子。

身為首領,自然是萬眾矚目的。尤其這六七個人,將來是極有可能伺候皇上或是皇子,成為主子的人,自然就有大把的人上前巴結。甚至內部還形成了相對嚴厲的製度。

這讓初晞都不得不感慨,難怪這些出身不高的女人最後未必輸給那些出身高貴的世家女子,畢竟她們在宮中的根基太深,不是一下子就能拔除的。

說到這個,她就忍不住想起清朝的幾位有名的妃子。一個是康熙的德妃,另一個是乾隆的令妃,兩人都是出身包衣,最後卻能爬上高位,盛寵幾十年不衰。固然是因為她們能力手段都出眾,但宮裏的人脈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

說回來,在程秀兒所領導的這個小圈子裏,她儼然是女皇一般的存在。而當程秀兒時不時對初晞表示自己的在意的時候,她很難不被圈子裏其他的人注意到。

其實程秀兒的心思並不難以理解。她從小就是被人寵著長大的,就是父母,因為對她寄予厚望,所以也是予取予求,進宮之後,本以為這裏的日子會難過,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因為天賦好,她是被李姑姑格外關照的人,並沒有吃什麼苦,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人圍在自己身邊,眾星拱月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前程是什麼,程秀兒自己更是清楚。她有時也忍不住會想,如果自己成了皇帝的女人,備受寵愛,到時候會是如何的風光。又或者她被賜給皇子,然後這位皇子有幸登基,到時候自己又是什麼地位?

憑她的美貌和智慧,程秀兒根本沒想過別的可能。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心中的虛榮心自然極力膨脹,隻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應該圍繞著自己轉的。偏偏卻遇到了初晞這麼一個油鹽不進,卻又一時奈何不了的人,讓她如何不在意?

聽她提起初晞的時候多了,那些奉承她的人也不願意了。我們日日在跟前的,都沒被那麼惦記著,憑什麼一個不懂事的,卻能得到這樣的殊榮?

另外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思:進了宮都是一樣的人,大家都隻想過得更好,要不然誰會去巴結這些可能成為主子的人?既然大家都這麼做了,她初晞又憑什麼不同?

在這樣的心思下,加上玉珠一直煽風點火,她們早攛掇著程秀兒將初晞整治一番,隻是程秀兒到底心有顧慮,怕給李姑姑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一直舉棋不定。因此初晞才能過上那麼平靜的一段日子。

然而這一切,卻都被最近的訓練打破了。

在學習了宮規,禮儀,姿態和行走,說話的規矩之後,李姑姑開始訓練她們在主子麵前的隨機應變。

這一點對一個優秀的宮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隻知道伺候人,不會體貼主子的心思,那就永遠都成不了心腹。而在主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不會說話開解,更不是一個合格的宮女。

為了鍛煉她們,李姑姑特意模擬出了好幾個場景,讓她們一一說出自己的應對方法。

在揣摩人心這一項上,一直都是被人伺候著的程秀兒自然是慘不忍睹。她能忍住自己的小姐脾氣就已經不錯了,要她拉下臉去磕頭認錯,低聲哄人,那自然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