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寶寶3~4個月(1 / 3)

第五章 寶寶3~4個月

寶寶的身體發育標準

這個月齡的嬰兒更加活躍了,非常愛動,頭部立得越來越穩了,眼睛、耳朵的功能與手腳運動的協調也更好一些了。眼睛總是隨著頭的轉動看感興趣的東西,趴著的嬰兒開始能用手和腿將身體支撐起來。

生長發育

在睡眠上,時間有所減少。排便上,由於寶寶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所以不會很老實地用便盆排便。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能告訴大人他要大小便。父母要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鍛煉,每天呆在戶外要3個小時以上。

腳的保暖很重要

除了穿衣要合適外,另外,小寶寶的腳也要注意保暖,要保持寶寶襪子幹爽,冬天應選用純羊毛或純棉質的襪子。鞋子大小要合適,正確給寶寶穿鞋保暖的方法是:鞋子要稍稍寬鬆一些,質地為全棉,穿起來很柔軟,這樣,鞋子裏就會儲留較多的靜止空氣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過大或過小都不能讓寶寶的腳舒適、暖和,應注意這一點。除此之外,睡眠時的保暖,還可以多使用睡袋和熱水袋來為寶寶保暖,但要注意一些安全問題。

流口水的衛生護理

一般的寶寶都會流口水,原因是由於唾液腺的發育和功能逐步完善,口水的分泌量逐漸增多,然而此時寶寶還不會將唾液咽到肚子裏去,也不會像大人或大小孩一樣,必要時將口水吐掉。

所以,從三四個月開始,寶寶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並且由於小寶寶的皮膚雖然含水分比較多,但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如果一直有口水沾在下巴、臉部,又沒有擦幹以保持幹燥的話,容易出濕疹,所以建議家長盡量看到寶寶流口水就擦掉,但是不要用衛生紙一直搓,隻需要輕輕按幹就行了。

警惕嬰兒安全用品的危害

生活中,我們總會被一些安全概念所誤導,比如:安全洗澡椅,防摔嬰兒床等等。所謂的安全嬰兒用品,其實並不安全,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帶給寶寶的危險。安全防範措施:不要讓洗澡椅之類的“嬰兒安全用品”給你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寶寶在使用這些“嬰兒安全用品”時,不要認為有這些“安全用品”就萬事大吉,疏於保護,一定要讓寶寶在你能保護的範圍之內,並確保其他看護者也同樣要這麼做。

安全護理

別讓寶寶傷了自己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時常會因為無意識的活動、興奮、鬧情緒或身體某處不舒服,而出現不自主的自我傷害的情況。為了防止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應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寶寶自我傷害。

安全防範措施:要注意經常把寶寶的指甲剪短磨圓,以防寶寶無意識地撓抓,抓破自己的皮膚,或是抓破已有的傷口,引起感染。當然,除了這些之外,生活中要預防寶寶別傷自己的行為還很多,因為寶寶懵懂無知,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所以就需要家長格外地對寶寶進行監護,別讓他們傷了自己。

預防燙傷

給寶寶喂配方奶或水時,可能因為多種因素,造成寶寶燙傷,有時家長使用熱水袋給寶寶保暖時,也會因為疏忽大意把寶寶燙傷。

安全防範措施:在給寶寶喂配方奶或水時,配方奶溫度要合適,成人可將配方奶滴在手背上測試,以不燙為宜,過燙會使寶寶口腔黏膜發生燙傷。在給寶寶使用熱水袋保溫時,一般水在50℃左右,並且在熱水袋外麵包一層布,置於寶寶包被外麵,不要將熱水袋直接貼在皮膚上,否則很容易發生皮膚燙傷。

警惕家庭危害一小寵物

生活中很多家庭會養一些小寵物,而這些小寵物會因為無意的傷害,如咬傷、抓傷而給人帶來一些危險,尤其是小寵物身上攜帶的一些病毒、寄生蟲等等對家人的危害很大。而小嬰兒自護能力弱,抵抗力弱,所以家裏如果養小寵物,更是會傷害到小寶寶,安全防範措施:如果避免小寵物給寶寶造成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家裏不要養小寵物,尤其是從孕婦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不要養,並且小寵物的窩居、用具等等要清理出去,房子可進行適當的物理消毒,並且要注意通風、日曬等處理。

若非要在家養小寵物,一定要給小寵物注射防疫疫苗,並做好衛生,必要時可關在籠子裏,或者采用其他辦法與小嬰兒隔離。平常如果有小寵物在場時,大人一定要做好監護,避免小寶寶被寵物抓傷、咬傷或受到小寵物對寶寶造成的其他傷害。

寶寶一旦被小寵物咬傷或抓傷應立即到醫療和防疫部門進行檢查,切勿自行解決,或是覺得無所謂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

寶寶的喂養

母乳喂養

3~4個月的寶寶仍主張用母乳喂養,不宜增加其他代乳輔食。一般情況下食量小的寶寶隻吃母乳就足夠了。寶寶的體重如果每周增加100克左右,說明母乳喂養可以繼續,不需添加任何代乳品。但食量大的寶寶是要補充配方奶的,否則會因吃不飽而哭鬧。

這個階段寶寶吃奶的次數是規律的,有的寶寶夜裏不吃奶,每天喂5次;還有的寶寶每隔4小時喂1次,夜裏還要再吃1次。

配方奶喂養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仍主張繼續用配方奶喂,每次喝奶量應達到200毫升,每天喂5次。但如果每天喂6次,則每次的量不得超過200毫升,180毫升較為適宜。

每天的總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內,不要超過這個量,雖然表麵上寶寶不會有異常情況發生,但是如果超過1000毫升容易使寶寶發生肥胖,有的還會導致厭食配方奶,要及時補充輔食,否則寶寶會因為缺乏營養而體重增加緩慢。

何時添加輔食

寶寶到了4個月以後,母乳所含的營養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而且寶寶來自母體中的鐵元素也已經耗盡。另外,寶寶的消化係統功能逐步提高,可以消化除乳製品以外的食物。

添加輔食的理由

1.寶寶到了4個月以後,成長迅速,活動量也變大,而母乳的分泌越來越少,營養也不夠充分,要想滿足寶寶成長所需要的營養必須要添加輔食。

2.添加輔食可以鍛煉寶寶的吞咽及咀嚼的能力,有利於頜骨發育和乳牙萌出,為換乳做好準備,輔食也是換乳前的一個過渡食品。

3.訓練了寶寶的吞咽能力,使寶寶逐漸適應從吸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體食品的這個過程。

4.可以使寶寶接受多元化食物,防止日後偏食。

5.訓練自己進食,促進身體的協調性。

適合添加輔食的情況

1.要觀察寶寶是否自己就能支撐住頭,如果寶寶自己能挺住脖子不倒並能夠稍做轉動,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如果連脖子都挺不直,更不可能吃飯了。

2.寶寶如果對食物感興趣,看著食物就垂涎欲滴的樣子,那就是添加輔食的最好機會了。

添加輔食的原則

添加輔食不能操之過急,要逐步添加。3~4天增加一種,每次都應從少至多,從稀到稠,從淡到濃,從細到粗。不能一開始就給寶寶吃很多,更不能同時添加多種食物,否則可能引起寶寶消化不良。添加初期應該給寶寶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較多的流質、湯類,然後從半流質慢慢過渡到各種泥狀食品,最後添加柔軟的固體食品。這是因為寶寶都還沒有長出牙齒,隻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要讓寶寶從小就習慣各種食物的味道,同時學會咀嚼,而不僅僅是吞咽。如在添加過程中有突然的氣候變化或者寶寶生病,就要延緩添加輔食。要注意不要添加過甜的輔食,否則寶寶會養成過濃的口味會變得肥胖,而且會引起齲齒。食物也不能過鹹,會增加寶寶腎髒的負擔,以後易患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