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父母
天兒漸漸地熱了,李萱的肚子也漸漸地大了起來。
孕婦定期去做產檢是必須的,醫院為了跟蹤胎兒的成長變化過程以及母體狀況,保證母子健康,給每一位妊娠期的準媽媽都要建立一份妊娠期檢查跟蹤檔案,要求準媽媽們定期到醫院做檢查。如今的人,的確是比我們的父輩們要金貴得多了。
女教師的產假是很長的,因為除了規定的半年假期還有寒暑兩個假期,統共差不多有九個月的時間是可以在家好好休養跟照顧嬰兒的,所以李萱有充裕的生產跟休養時間。在學期末,暑假前,李萱便就跟學校告了假準備回家待產了。
李萱媽媽春節過後就辦了退休,原本是打算過來照顧女兒養胎的,隻是伍哲這邊沒有住的地方,雖然李家媽媽很是著急過來但也沒辦法,遲遲也沒能過來。即使在新房子裝修好了之後,也是不能立刻就搬進去住的,因為還需要些時間釋放一下裝修材料跟塗料裏麵的氣味,李萱也隻能仍在這個租來的房子裏養胎跟坐月子。
雖然李家媽媽對女兒的身體百般的不放心,但是伍哲發現,其實李萱並沒有看上去那麼柔弱,她每天上班備課包括做家務都並不懈怠,日常生活也從不依賴伍哲,是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即使是一個人的時候也能自得其樂,看看書聽聽音樂,四處走走買買東西,她不但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還能把伍哲的飲食起居也照顧得很周到。隨著胎兒在體內的不斷長大和變化,李萱的身上也幻化出母性的光輝來,她更溫柔更賢惠了,也很少發呆,不再怕麻煩了,不論伍哲有沒有空陪她,她都會按時去做產檢。就算休假在家待產的日子也讓她過得簡單又有滋有味的,每天除了做做家務她還堅持做胎教,聽音樂、跟胎兒講話,李萱總是帶著極大的興趣準備嬰兒用品,每天一個人也能過得悠哉又愉悅的,顯見著是生活在她的眼睛裏一切都是那麼有趣的。跟李萱相比,還沒看著孩子的伍哲,倒是還找不著當爹的感覺,隻是對那一天的到來有點緊張而已。
終於,李萱媽媽在自己家裏實在是呆不住了,她告訴李萱,就是每天住旅店她也必須得過來照顧她了。當然,住旅店的說法僅用來表達一下必須得來的決心就夠了,伍哲跟李萱是不會讓她那麼做的,伍哲就睡沙發好了,讓她們娘倆睡床上,倒也還能湊合。雖然看上去居住條件困難了些,不過自從李萱媽媽過來之後,伍哲心裏確實踏實不少,而且他跟李萱都明顯感覺出生活上也確實省了不少心力。李家媽媽手腳勤快又很有生活經驗,到了女兒家便就一心一意地幫襯著這個年輕的家庭過日子,每天家灑掃采買、煮飯洗換、跟女兒一起準備新生兒用品、陪著女兒逛街聊天,不辭辛勞地日夜勞作著,不但把李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就連伍哲都一並得到了很周全的照顧,半個月之內李萱的體重居然暴增十斤。
這幾個月以來在李萱身上逐漸顯露出來的母性,隨著預產期的臨近正慢慢消退,以至於到了最後一兩個月裏,她又變回到從前小姑娘時候的樣子,害怕麻煩,不想操心,她竟堅持要剖腹產,不敢自己生。李家媽媽絞盡腦汁、苦口婆心、引經據典的安慰和勸解都不好用,不知是因為李萱媽媽引用的經典都來自於30年前她自身的經驗,還是李家媽媽在女兒那裏早就淡化了的影響力,亦或是因為9個月來李萱被嚴重紊亂了的荷爾蒙係統,反正李萱用倔強再加上撒嬌跟她媽媽堅持著自己的打算。這時候的伍哲倒跟個沒事人似的旁邊看著,隻等著她們娘倆最後角逐的結果,他隻負責去執行。
文明古國的偉大成就在於綿長的文化積累能夠在人們的思維裏形成固定的是非模式,那種遺傳下來的文化能量在左右人性的表現作用中幾乎可以相較於宗教信仰的力量,使人們同時背負著禮儀、觀念跟個人感情等幾重顧慮生活著,這也便成就了國民含蓄、脆弱、中庸、自私的氣質。
中國的父母對兒女的監護權幾乎是終身製的。中國人用自己的傳統觀念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辛苦了,什麼都想要的幼稚心理,讓他們把大部分智慧都消耗在兩全的成全上了,就像伍哲的媽媽。
伍哲媽媽堅持認為李萱生孩子她必須要在場的,等到搬完家再過來的安排雖然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方便最合理的,但對於伍家媽媽來說那簡直是不可能的建議,家裏添人進口這麼大的事,婆婆不到場於情於理實在是說不過去的不好看。所以,伍哲隻能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附近再找一間房子租下來給伍家媽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