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孱弱(3 / 3)

“你這什麼閨女,怎麼還讓親媽做牛做馬?”伍哲皺著眉笑著說她。

“你別瞎說,我隻是用這個說法表達一下我媽喜悅的心情!”李萱也笑了,接著又撒著嬌央告著問:“就說幾句,行不行啊?”

“真要我說啊?”伍哲為難地看著李萱問。

李萱端正著身子抱著孩子,認真地盯著伍哲,很肯定地點點頭。

“你說你這個要求我要是不答應,是不是有點不知道好歹啊?!”伍哲也看著李萱說。

李萱還是那個姿勢,還是那個表情,還是很肯定地點點頭。

“那我用不用連你爸也順便一塊給哄了?”伍哲笑著問。

“我爸就不用啦!”李萱也笑著說:“他能不給我媽添麻煩就不錯了!”

“嗯——,那我就試試吧!”伍哲點點頭,又轉過身去看電腦,沒有看見李萱臉上得意的笑容。

這種非血緣關係的家庭有一個弊端,就是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那麼是不是就可以省略了彼此的應酬,如果不是,那麼對於對方這種長期勞作是否應該明碼標價。中國人總是有本事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複雜。

中國延續下來的封建家長製度嚴重破壞了現代人的離巢教育,養兒防老的觀念讓一輩又一輩的人含混了下一代成家立業的概念,每一個父母都為兒女的真正離巢糾結著。有時候他們不放手不是出於對兒女的不放心,而是由於自己日漸衰弱的身體跟心理對兒女的依賴。

李萱雖然用了比較婉轉的方式提醒了伍哲應該對李家媽媽多些感激之情的表達,但出於對李萱性格的了解,伍哲明白李萱的用意跟李家媽媽的立場。伍哲便真的按照李萱要求過他的,開始有意識地去關心李家媽媽,他偶爾會接過李家媽媽做起來挺麻煩挺吃力的家務,也會給李家媽媽買些她喜歡的衣服或者吃食回來,偶爾會說些嶽母實在是很辛苦的體諒話來。這些事伍哲做得並不經常,而且做得淡然,他也大多情況下也隻是用做的,很少用說的,因為他確實並不是出於裝裝樣子,做做秀的體諒,而是李萱的話確實提醒了他,他也覺得應該適當地表達出對李家媽媽的不是感激之情至少也應該是體諒之心。伍哲的那些無意識的關心的舉動,讓李家媽媽很高興,對伍哲的抱怨漸漸少了責怪的言辭也弱了,臉上也現出了輕鬆又愉快的神情來。其實老人還是很好哄的,其實他們要的也並不是你多大程度的付出,他們隻是想看到你的熱乎乎的心。

照顧人的跟被人照顧的,就像手跟拐杖,相互需要著也彼此忍受著。強者跟弱者從根本上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不一樣的,其實不論年紀,財富跟個人才華如何,誰都是有條件有資格成為強者幸福生活的,而且實現起來也很簡單,其實隻需要安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的內心對這世界是在施與著的還是索求著的就夠了,事實上,付出比得到更容易讓人的內心裏產生成就感跟幸福感。得失是平衡的,幸福隻在這一念間。

最親近的人,往往都會成為孱弱的靈魂假想自我勇敢的道具。如果把相互忍受變成彼此感激或許能更輕鬆些,特別是在我們很脆弱的時候,誰會在乎我們呢?人這一生的成就除了收獲親人們的愛跟眷戀,我們還需要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