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善良(2 / 3)

中國人對神總是帶有乞討意味的,提出要求後便期待神祗的降福,伸出手去等著事情的突然改觀,其實神對於人的意義更像是一種指引,更多的奇跡還是得靠自己的選擇跟力量才能達成的。對於人類來說,想要的也從來就不是誰給的,而隻能是自己去拿的。就像強壯的心總能看到希望和光明,孱弱的靈魂永遠伴隨著膽怯、擔憂,滿眼無望,實際上結局往往取決於我們看到的結局的樣子。退一萬步講,死,誰知道那不是另一個開始呢?!

為了避免患者的情緒對病情的影響,伍哲跟李萱對李家父母盡量隱瞞病情的嚴重性,他們倆絞盡腦汁地對精明又略懂些生理病理常識的李家媽媽做著各種蒙騙糊弄的努力,然而對於可能的惡劣後果,又不能一點都不顧慮,所以稍微的心理準備還是必須的,李萱跟伍哲也隻能是勸慰似的給李家媽媽打著可能是惡性腫瘤的預防針。

“媽,你可要有點心理準備啊,我爸這病還沒確診,一旦手術後大病理出來,真的就確定是惡性的,你也得堅強點,我爸的心理重心都在你身上,如果你扛不住,他肯定就垮了!”李萱故作輕鬆地對媽媽說。

一向精明李家媽媽聽明白了女兒的話外之音,她被這突來的意外驚呆了,無論如何她也料不到傳說中的癌症竟能落在她的頭上。伍哲以為他的這位平日裏強勢自信的嶽母會表現出對命運的反抗情緒來,他預備著李家媽媽的痛哭或者歇斯底裏的咒罵跟抱怨,然而都沒有,李家媽媽呆愣半晌,接著竟表現出了令人意外的鎮定出來,她眼裏含著淚對女兒說:“沒事兒,攤上了咱就治,我不能多想了,我得精神點兒,我倒下了,你爸也就沒指望了!”

對自己的病情尚不知情的李家爸爸的精神也是差極了,出於對手術的恐懼跟對自己身體的擔心,也還有對越來越老越來越弱的健康前途的憂慮,他變得絮絮叨叨,神經兮兮,更像個孩子似的需要別人的安慰跟嗬護。李家媽媽像棵救命稻草似的被李家爸爸緊緊握在手裏,被依賴著也被蹂躪著,片刻分離不得。

身處絕境時,隻要有一線希望,人們就會因此而感到幸福,這不是懦弱,這是生的願望。人的這種掙紮,也是順應生命本質的。人跟動物一樣都是在危機中生存著的,那危機,是死的威脅其實也是生的條件。隻是,何必讓自己那麼孱弱,該自己承受的是怎麼也推脫不掉的,示弱便是期待別人的施予,結果也隻不過是把至親的家人給折磨得更厲害罷了。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一定會經曆些痛苦的,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從這痛苦的曆練中實現蛻變,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不過是在用自己的性格支配著的而已。

李家爸爸在生病的時候變得益發難以迎合,似乎他內心裏所有的鬱結必須的找出個渠道盡快發泄出去才行,但是可發泄的渠道又是明顯地不太充足,他便一味地隻對家人發難,攻擊對象竟也還包括了伍哲甚至是小歐,現在的他懦弱得幾乎是需要有個憤恨的對象才能過得下去了似的。

病態的身體往往造成病態的心理,軟弱無能變得更加理直氣壯,自命不凡卻不見得有所收斂,對打擊的無力招架一並波及到對自己言行的懶得控製。難以承受的精神壓力,一旦脫離理智的約束,便會肆意地攻擊人類的頭腦,讓人變得人格分裂似的不可理喻。多年隱藏在身體裏的劣根性被釋放了,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厚顏無恥……缺乏愛的表現,他讓他的命運變得更加一無是處了。

不慈愛,是因為不勇敢。越是軟弱的人,越容易發脾氣,高興起來比生氣要困難許多。

懦弱的人大多是自私的,因為他們總是需要別人的幫襯。那是一個孱弱的生命,隻等待誰來救他。其實仔細想想,那肯來救的,都應該是自己並不舍得用的人;不肯來的是怎麼等也等不來的;那麼還剩下些不得不來的吧?能有多少呢?不得不來的大都是之前付出的回報,那就需要重新評估自己了,看看是否誤判了自己的能量跟價值了?每個懦弱的人在放棄堅強之前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還有多少價值跟能量,能夠得到那最後一部分人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