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哎呀,你看我把孩子都忘了!”李家媽媽突然說:“都別回來了,去接孩子吧,我不餓,一口飯容易弄,別特意往這兒送了!”
“沒事,我送!”伍旭說:“我剛才打電話讓店裏準備了,我快,一會兒我就給你們拿來。”
“別送,小旭啊,你聽你姨的,一口飯不值得折騰,你是好孩子,你這心意阿姨知道,別折騰了!”李家媽媽說,眼圈又紅了。
“現在飯店不忙,我在店裏也沒事!離得又近,跑一趟不費事!”伍旭笑著說:“行了,姨,這小事兒你別管了,我們走了!”
李家媽媽站起來送伍家人走出病房,說:“這樣,按小哲說的,他送完孩子再把飯捎來吧,我跟萱萱也不餓,等會跟小哲一塊吃!小旭啊,你就別再跑一趟了!”
“也行,你們娘倆就多等會再吃,連晚飯都省了!”伍家媽媽笑著說。
李家媽媽把親家一家人送出病房,又在走廊裏站了一會,回到病房之後,她拉過凳子坐在了李家爸爸的床前,雙手伸進被子裏給丈夫揉著腿,隻低頭看著被子,卻輕聲地對女兒說:“萱哪,你不傻呀,你找了個好人家啊!”說完李家媽媽流下淚來,她的心被融化了!
李萱裝作沒看見,也沒吱聲,隻是看著儀器屏幕上規律地跳動著的線。
當人放棄一切欲念時,便是善良的。
人從生來本就是赤條條無所羈絆著的,然後在人間的曆程中不斷地索求著,積累著一切資源,直到收獲一個沉甸甸的成就,然而,隨著逐漸衰老下去的身體跟精力,又開始感到這些成就竟是那麼地沉重得不堪負荷,於是又得想方設法地要放下了,人這一輩子,就是在這樣學會拿起來再懂得放下的過程中尋找著幸福的真諦的。當然,難免也會有很多人在這種過程中是隻知道拿起來,從來想不到放下的輕鬆的。
人生的不同,是各自風景的不同。不同性格、才學、認知、價值觀的人看風景的視角也不同,有的人更容易認可別人眼裏的風景,有的人隻看得見自己眼裏的風景。愛情或者麵包,幸福或者不幸,憂傷或者快樂這一切都隻是路上的風景,無論你曾經為之付出過多大的成本使之變得昂貴得無法估值,但那也隻是風景,人的終點是死亡。
李家媽媽跟伍家媽媽的相處顯出格外的和諧來,彼此總是相互體諒跟關愛,她們經常在一起探討做飯問題,討論小歐的學習跟成長的問題,彼此都懷有感恩和成全的心,相處得非常愉快。
生活待我們這樣好,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傻,總是盯住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呢?!
20天後,李家爸爸出院回家了。雖然腫瘤是惡性的,但並沒有擴散,而且前列腺的機能相對獨立,跟身體其它部位跟循環係統都不發生關聯,對人的生命暫時倒是沒有什麼威脅的。
2016的農曆新年,對於經曆了一次大手術的李家父母,也包括伍哲跟李萱,都是對人生態度的一次洗煉,讓他們重新審視家人、親情跟幸福的意義。
經李家爸媽一再挽留,伍家爸媽便也留了下來,跟李家爸媽,跟伍哲李萱一家一起,大家一起過年。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家人一起過年,可把小歐給樂瘋了,這丫頭沒頭沒腦地從這屋跑到那屋,從這個人身邊串到那個人旁邊,跟這個人說幾句跟那個人鬧兩下,誰說什麼話她都想插上兩句,誰安排什麼事她都想參與。李家爸爸媽媽跟伍家爸爸媽媽都掙搶著給伍哲跟李萱過年的花銷錢,也都在偷偷地給親家準備著新年禮物。大家聚在一起,年夜飯成了大家的主要議題,從農曆二十三開始,這一家人就進入了農曆新年倒計時,幾乎把所有的民俗都給想了起來,把所有麻煩都給做了出來,按時按俗地奉行著對生活主宰者的膜拜跟對未來的祈望儀式。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帶有濃濃的親情的年的喜悅,對於年,他們也從來都沒有過得這麼傳統這麼認真過。
善良跟同情,這些人的天然本性,便足以支配人去無私的付出,而這種天性帶給人的感動,可以讓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們變得更加親密。愛,在這裏已經並不是必要的了,感動就足夠讓所有人感到滿足了。
大家都感到,雖然這個大病初愈的新年並不會讓人感到快樂,但每個人的內心裏卻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滿滿的幸福感跟滿足感。其實,那就是人生的成就感,因為我們窮盡一生的收獲就是愛我們跟我們愛著的人們。
真正的善良,是不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