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伍哲來說,青春年少時的追求已經沒有重拾的必要了,以他今時今日的心態跟精力來說,他覺得餓了有飯吃,累了有床睡,冷了有衣添,病了有人疼就已經是蠻好蠻好的了。現在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再隻是他自己了,跟這許多人的許多事相比,曾經的夢想跟追求也不過是兒時無數個美麗卻飄渺的設想之一罷了。
如果未來已經來了,那麼幸福就是捧在手裏已經有了的,不是沒得到的或者被丟掉了的,更不是已經捧在別人手裏了的。
如果把每個人都比作是一滴水的話,那麼人生就是人群彙聚在一起的河流,日夜不息地隻為奔去大海的。水聚得越多奔騰的力量也就越發激勇,這河便是水滴的生的搖籃也是死的歸宿,這河水裏麵的每一滴都是享受著的同時卻也是須得忍受著,脫離不得也不能脫離,大浪中的每一滴都隻能是身不由己地顛簸。河的目標是大海,一個遼闊的自由之境,隻是在奔湧的途中,總會有些思維激進或行為另類的個例,或因好奇,或為名利,著意另辟蹊徑立誌傲立群雄,結果卻大都改變了奔去大海的目標而他尋安身立命,又或者枯竭而終罷了。也許從眾,正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生存本能,所以普普通通就是人的本性,另類跟創新如果是愛好也就罷了,但如果變成了辛苦的勞作甚至搭上性命,那真的就沒有必要了。看那河流的終點我們就明白了,大海畢竟不是某個體的輝煌,那是個隻見大海水不見一滴水的無我境界。
人的生命的真正意義,跟動物一樣,在於整個種群而非個人,就像螞蟻或者蜜蜂!如果非要強調個人的意義的話,那麼完成種群繁衍應該是最根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義跟價值。
雖說物極必反,但是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是不必擔心會有種群繁衍到爆炸的危險的,因為跟戰爭或者疾病相比,欲望跟嫉妒才是真正的人類數量的平衡係統,人類的天敵就是人類自己。所以,無比高貴的人類,還是穩穩地保留住你們的欲望跟嫉妒的天性吧,那不但能讓人們好好地活著,而且更能保得住整個種群的存在!
時光從不懂得停留,人生也就不會很長。
我們為什麼不順應自然賦予給我們的能力,隨其自然呢?人定勝天真的就好麼?比如說跟人類生活在一起的鳥類或者貓犬類,其實他們對環境對生存狀態有著比人類更精確的認知本能,人類怎麼就認定它們就是無知無識的呢?從來都隻是拿它們來逗逗趣兒的,並不認為它們就值得尊重?我們並不知道,可能它們正站在一個更高遠的視角,一個更遼闊的價值觀裏輕鬆愉快地正欣賞著人類的掙紮跟困頓著呢!?
每個人都一定是要經曆活著的痛苦的,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這痛苦的禁錮裏實現蛻變。
幸福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好像人體免疫力,有天生的部分,也有後天努力成就的部分。悔不當初是人類最沒有智慧的抱怨,那說明你不但輸了過去,也輸了現在。所有的遇見都是為了照見自己,沒有對錯。
人要貪婪就讓他貪婪吧,自私就由他去自私吧,追逐就放他去追逐吧,人還有那許多的欲望正是因為人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量,那欲望,遲早都會因為人身體的衰老跟孱弱而一起衰落下去的。畢竟一切掙紮都是生命還鮮活著的特征,都是值得恭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