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承誌拜師宋遠橋(1 / 2)

周芷若一邊想著一邊把飯菜端上桌,分別又給他們四個人盛了碗魚湯,一邊的張三豐見她一會功夫就把飯菜做好,見有傷者還記得熬些魚湯給補一下身子,不由眼露讚賞,笑咪咪的說道:“小周姑娘,去喊你爹一塊來吃飯吧!忙了這麼半天,你們也受累了。”

“不用啦!您和常叔叔快吃吧!我去給爹送到外麵去。”周芷若擔心爹跟他們一起吃飯會局促,拒絕道。

張三豐屢了下胡須說道:“小姑娘不必客氣,快把你爹請進來吧!”

周芷若見張三豐一臉堅持,有些不解,隻好去把爹喊了進來,又把給爹準備好的飯菜端到桌上,這時候幾人已經圍著桌子閑聊著。張三豐要常遇春和爹,周芷若還有那個周家小孩先吃,自己卻給張無忌喂食,常遇春見狀問起原由,張三豐說他寒毒侵入髒腑,是以點了他各處穴道,暫保性命,張無忌心中難過,竟是食不下咽,張三豐再喂時,他搖搖頭,不肯再吃了。

周芷若在一旁見張三豐一把年紀,百十多歲還要為了這個徒孫傷心,一邊的爹和常遇春,周家小孩見他這個樣子也吃不下去,不由皺眉望了張無忌一眼,見張無忌眼中含淚,知道他心中也不好受,想起自己已經決定把他當弟弟疼,也就不在因為劇情而排斥他。

周芷若從張三豐手中接過飯菜放到了桌上,端起魚湯,用湯勺小心的盛起,對眾人說道:“道長,爹,常叔叔你們先吃飯罷,我來喂這位小相公。”

難得她發了善心,張無忌這小孩卻一點都不配合,搖了搖頭不肯喝,悲傷又倔強的說道:“我飽啦,不要吃了。”

“小相公這是親手熬的魚湯哦!很好喝的,你知不知道你不吃飯,老道長這麼大歲數了還要為你擔心,吃不下飯,豈不是害得他肚餓了?枉費了老道長對你的一片疼愛之心。”周芷若壓底聲音在張無忌耳邊說道。

張無忌心想是啊,太師傅都已經一百多歲了,卻要為我四處奔波,甚至去受那些老和尚的氣,時時刻刻為我擔心,我要是在難過,太師傅不是很傷心,想到這裏當我在將魚湯送到他的嘴邊時,張口便喝了,我將湯中的魚骨細心剔除幹淨,每口飯中再加上魚肉,張無忌吃得十分香甜,終於將一大碗飯都吃光了。

張三豐武功高強,何等的耳力,怎麼會聽不清楚我的話,見張無忌果然吃飯了,又是心酸又是難過,這個孩子自小父母雙亡,命運多舛,這短短十二年裏,不知道受了多少劫難,如今少林不肯將九陽功交換,還如何為他沿得性命,如今他這般病重,原該有個細心的女子照顧他是。

常遇春見張無忌肯吃飯了,張三豐也動了筷子,也開始吃起飯來,隻是他不動魚肉,隻是將碗青菜吃了個精光,雖在重傷之下,兀自吃了四大碗白米飯,張三豐不忌葷腥,見他食量甚豪,便勸他多喝些魚湯,調養元氣,常遇春卻道:“張真人,小人拜菩薩的,不吃葷。”

周芷若這才想起明教中人規矩極嚴戒食葷腥,自唐朝以來,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在浙東起事,當時官民稱之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兩大規律,傳之已達數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對魔教誅殺極嚴,武林中人也對之甚為歧視,因此魔教教徒行事十分隱秘,雖然吃素,卻對外人假稱奉佛拜菩薩,不敢泄漏自己身分。

眾人吃完飯後就著燈光在艙中閑聊,張三豐擔心夜路難走,見炎炎夏日,船中清涼,就決定在船艙中歇息一晚,明早在走,聊著聊著一邊的常遇春不知什麼話題引起他說道:“張真人,你與我有救命大恩,何況你也早知曉我的來曆,自也不用相瞞,小人是事奉明尊的明教中人,朝廷官府當我們是十惡不赦之徒,名門正派的俠義道瞧我們不起,甚至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黑道中人,也說我們是妖魔鬼怪。你老人家明知我的身分來曆,還是出手相救,這番恩德,當真不知如何答。”

張三豐於魔教的來曆略有所聞,知道魔教所奉的大魔王叫做摩尼,教中人稱之為明尊,該教於唐朝憲宗元和年間傳入中土,當時稱之摩尼教,又稱大雲光明教,教徒自稱明教,旁人卻稱之為魔教,他微一沉吟,說道:“常英雄……”

常遇春忙道:“張真人你不用英雄長豪傑短啦,幹脆叫我遇春得了。”

張三豐微微一笑說道:“好遇春你今年多大歲數了?”

“我剛好二十歲。”常遇春答道。

張三豐見他雖然濃髯滿腮,但言談舉止間顯得年紀甚輕,是以有此一問,於是點頭道:“你不過剛長大成人,雖然投入魔教,但陷溺未深,及早回頭,一點也沒遲了。我有一句不中聽的話勸你,盼你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