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時光易過箭如梭(1 / 2)

自從周芷若跟隨莫七俠學習後,莫七俠對待教導的認真態度感染了周芷若,使周芷若更加認真的去學習,去生活,每日上午她和父親做完農活,下午就帶這雷雪去武當跟莫七俠去學習,她從握筆,橫撇豎捺一點點學起,每次把莫七俠布置的功課都超額完成。

農活、女紅、打獵、采藥、讀書、寫字、冥想、煆體這些每天必須的功課讓周芷若忙的不可開交,不覺間上山已經兩年了,她曾經以為要在這充實的忙碌中生活許久,對武當山周芷若非常的眷戀,因為這裏帶給她太多的改變。

在這裏周芷若學到了前生二十多年都沒有學到的知識,在這裏周芷若第一次有了一位手把手教導她的老師,使她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這裏她認識到古代禮教的崇高地位,即使不拘小節的武當眾人也自覺遵守著。

在武當學習時除了宋青書偶爾跟她談笑之外,三代弟子都自覺守禮,從不和她談笑打鬧。兩年中武當山是波瀾不驚,平平靜靜的,雖然周芷若的玉麝天香膠醫好了俞三俠,使他行走自由,恢複如常,但是俞三俠畢竟躺了十幾年,剛恢複之時,除了內功因為張三豐日常為他打通經脈,他自己也日日運功抵擋四肢酸痛而精進之外,劍法,拳腳,招式都退步許多。

傷好之後,俞三俠未曾行走江湖,隻是一心磨練拳腳,修煉劍法,教導三代弟子武功,幫宋大俠分擔派內事物。俞三俠恢複之事流傳也流傳江湖,當年他在江湖中亦是響鐺鐺的好漢,傷好之後,許多武林世家不顧他已經年近四十,要把自家女兒許配給他,想和武當結親。

不過都被俞三俠婉拒了,聽殷六叔話中的意思,俞三俠卻是因為張五俠夫婦因他愧疚自盡之後,就心中不虞,對張五俠心含歉疚,隻想獨自一人,不想成家,周芷若心中猜想俞三俠可能覺得張五俠夫婦因為自己而死,心中暗自悔傷,加上張無忌身受寒毒折磨,性命難保,所以覺得自己不該成家,享有幸福。

這個心結恐怕還需要日後功成名就之後的張無忌來開解,也許等他看到張無忌武功高強,統帥明教之後才能減少對張五俠夫婦的愧疚之心,眾人也許明白這個原因所以也不深勸,隻等日後張無忌回來,讓他勸說俞三俠。

武當派中張三豐自俞三俠傷好之後,就常年閉關,自創絕學,宋大俠等人忙忙碌碌,少有空暇,而最不開心的恐怕就是殷六俠了,自從殷六俠純陽無極功大成之後,張三豐幾次書信峨眉派滅絕師太,都被滅絕師太婉拒了,推說紀曉芙武功未曾大成,暫等些時日。

張三豐隻好書信金鞭紀老英雄,紀老英雄回信說他不好做主,滅絕師太的脾氣他也無法。而這一等就是兩年,宋大俠見殷六俠牽腸掛肚的模樣,隻好書信峨眉,邀請紀曉芙來武當做客,卻沒有回信,眾人不解,隻以為因為張三豐百歲壽誕之時,張五俠不說出謝遜的下落,得罪了峨眉派,所以峨眉才會與武當為難。

周芷若卻知道此刻滅絕恐怕也在四處尋找紀曉芙的蹤跡,記得劇中曾說,張無忌和常遇春去蝴蝶穀之時,巧遇峨眉丁敏君,紀曉芙二人,丁敏君在人前曾經說過紀曉芙的爹爹曾經來催她完婚,可紀曉芙卻什麼也不說就離峨眉出走,在江湖行走。

後麵又說穿了紀曉芙跟別人生了孩子之事,雖然後來彭和尚受了紀曉芙的恩惠,把當時在場的少林一名和尚,昆侖派的兩名道人,兩名海沙派的好手盡數刺死,還重傷了丁敏君,使的此事雖然入了眾人之耳,卻不曾流傳江湖,知道的也隻有彭和尚,丁敏君,張無忌和常遇春四人。

紀曉芙羞愧之下就帶著楊不悔隱居,未曾回過峨眉山,直到後來偶然看到峨眉的求救標記,趕去相救途中被金花婆婆所傷,事實上那標記也是金花婆婆所留,用來引誘武林中人,使紀曉芙上當,最終死在了滅絕手中。

但是周芷若卻一直不明白,自從生下楊不悔之後到現在八九年間,這麼常時間,為何紀曉芙卻不跟殷梨亭說清楚,讓殷梨亭苦等她近二十年,直到最後楊不悔在武林群豪麵前說穿了事實真相,使的殷梨亭不但心中傷痛,更在眾人麵前丟盡了麵孔,尊嚴。

如果說殷梨亭心胸狹窄,心狠手辣,知道後會對她們母女倆下殺手還情有可原,可是殷梨亭卻是七俠中,心腸最軟的人,知道後最多自己傷心,也絕對不會責備她一句,這麼好的一個紀曉芙怎麼忍心這麼對待他,讓殷六俠用情以深,傷透了心。

就算最後有楊不悔這麼一個安慰獎,又有什麼可以彌補他近二十年的等待,在她死後還一心為她報仇,結果卻愚弄了他,讓他發現自己這個名正言順的未婚夫竟然什麼都不是,以為的仇人竟然是自己未婚妻女兒的父親。

一直以來這個疑問讓周芷若無法接受楊紀之戀,總覺得紀曉芙實在不配做那麼出色瀟灑的楊逍的愛人,對師門來說她違背師命是為不忠,對老父來說她私生女兒,十來年不回家門是為不肖,為了自己的私願拖了殷梨亭十年,一直到她死是為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