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曹*召集眾將商議時,也就將此夢說了出來,並問眾人,主何征兆。
手下謀士郭嘉進言說,呂布固然有英雄之稟,但也有英雄之弊。多少英雄總免不了驕兵輕敵之弊。驕兵之敗,早有教訓,如當年楚霸王自刎烏江之事。所以依我看來,這呂布也不免於此。也許主公此夢,便是預示主公往後將如何設計對付呂布。近日其軍士已經頌歌唱遍,把他當作神了。也許這神壇隻是人造的。
“奉孝所言對極了!神壇可以人造!”荀彧言帶深意道。
曹*以為然。沉吟片刻,才轉了話頭。
然後就商議軍事。兗州、濮陽已失,急切間難以攻取,因年成所製,不如引兵回鄄城暫住。眾將皆同意此議,於是退兵。呂布見曹*退兵,甚是快意。
他回到屋裏,雖說他一直把貂蟬帶在軍中身邊,但由於打仗,已經冷落多時貂蟬了。於是這一回他可以安心擁吻美人了。
這時朝廷大權,還是由李傕、郭汜二賊把持,張援數次勸呂布討伐李傕、郭汜。但呂布有兗州為依據,已經從張邈處獨立出來,自成一家,心裏想得更多的,便是如何擴大疆域,征服諸侯。所以張援說的話不盡合他口味,便不認真聽取。
而這時候,曹*卻在積極爭取,由於袁紹等人的沒有遠見,所以曹*的機會終於來了。曹*很快奉詔前往西京討賊,隨後取得了獻帝之信任。曹*趁機控製朝廷局麵,欲挾天子以令天下諸侯了。
原來李傕、郭汜二賊後來相互爭權,劫天子行事,讓獻帝苦不堪言。因見曹*手下兵多將廣,謀臣武將儕儕,便想借作依靠。即差使命赴山東,宣召曹*。
曹*便聚謀士商議,荀彧進言道:“當初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現今天子蒙塵,將軍可乘此時首倡義兵,以奉天子,將來依此可以號令天下呢。”曹*大喜。
聽說李傕、郭汜兵犯洛陽,於是曹*盡起山東之兵,前往洛陽,除賊保駕。安營畢,入城見獻帝,拜於殿階之下。帝賜平身,宣諭慰勞。
曹*說:“臣一向蒙受國恩,刻思圖報。今傕、汜二賊,罪惡貫盈;臣有精兵二十餘萬,以順討逆,無不克捷。陛下善保龍體,以社稷為重。”獻帝於是封曹*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
次日,李傕、郭汜二賊軍馬來迎,曹*兵馬齊出,先令許褚、曹仁、典韋各領三百鐵騎,在二賊陣中衝突三回,方才布陣。李傕、郭汜為之威懾而膽寒,不戰而潰,忙忙似喪家之狗,望西逃命去了。
而後有人建議移駕幸許都為上策。曹*從其議。於是迎鑾駕到許都,蓋造宮室殿宇,立宗廟社稷等等,百廢俱興。曹*還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
自此大權皆歸於曹*:朝廷大務,先稟曹*,然後方奏天子。呂布此時才感悟當日義兄的諫言。
有時心裏也曾想,當初漢帝執手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大漢棟梁,唯我奉先”,聲猶在耳。現今為何不降詔,讓我呂布來保護他呢。
曹*既定大事,於是設宴後堂,聚眾謀士共同商議。在曹*心中,就忌諱著兩人:呂布和劉備。呂布神勇無敵,更兼陳宮輔助。劉備手下一幫將士絕非等閑,其人為人謙和,卻胸藏大誌。在曹*看來都是英雄。隻是連他自己都覺得,那劉備怎麼看,都跟自己是同一類型的。